从中医节气看,中秋是气候转换的分界点。中秋之前算早秋,一过中秋,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尤其老人、小孩,抵抗力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甚至会皮肤干燥,或腹泻、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让好多还在尽情享受裸露夏季的MM们很是吃惊加遗憾,想着很多还没来得及穿的漂亮衣服就要这样沉入箱底默默无闻了,不免有些伤感吧,可是也不要沉浸在伤感中白白错过了凉爽的秋季哦,要知道,从养生角度看,秋季可是很关键的呢。因为漫长炎夏与冷冬的交替,需要更多呵护,让身体能够储存能量度过寒冬。
方法/步骤
1
第一招:少辛增酸忌寒凉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椒、葱等。
偏酸性水果: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等。
可滋阴润燥: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
2
第二招:养阴补气常见的补气药:人参、黄耆、白朮、茯苓(不过,在剂量上难以拿捏是否适合自己体质,不论食补或药补,最好找专业中医师问诊。)
常见的养阴药:枸杞、玄参、玉竹、麦冬,可促进唾液腺体的分泌,可润喉,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3
第三招:情绪保守,收敛元气白天户外: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早晚天冷:建议在室内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
贴心小秘方:
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
4
第四招:穿明亮衣服秋天万物枯败,充满萧瑟肃杀气氛,情绪容易受影响。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5
第五招:强身健肺养生功1.眼神平视,吸气,两手顺势甩高过头,身体向上挺拔。
2.吐气放松,两手平均朝身后下甩。3.如此来回运作,连续约十分钟。
注意事项
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皇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