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簋在春秋中秋主要用来盛食,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体有盖,圈形把手。腹部有兽首双耳,器及盖均饰细小虺螭纹,刻划精细。盖器同铭,盖五十四字,器五十一字,字体与石鼓文相近。
铭文记载秦国建都,继续十二世,秦景公承继其祖先功德,抚育万民,又有文武大臣辅佐,永固国土。
此器带有很强的秦地风格,是典型的的秦国青铜器,铭文对研究秦国历史有重要价值。
铭文记载春秋中后期秦公簋
秦公簋在春秋中秋主要用来盛食,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形体有盖,圈形把手。腹部有兽首双耳,器及盖均饰细小虺螭纹,刻划精细。盖器同铭,盖五十四字,器五十一字,字体与石鼓文相近。
铭文记载秦国建都,继续十二世,秦景公承继其祖先功德,抚育万民,又有文武大臣辅佐,永固国土。
此器带有很强的秦地风格,是典型的的秦国青铜器,铭文对研究秦国历史有重要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
古玩收藏应该掌握的几大常识 乱世兴兵,盛世兴藏。近年来,随着收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