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廿二,一年一度的财神节。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大约外国人也差不了许多,过年要说过年话,过节要说过节话,在此不妨向诸位道一声:恭喜发财!
至于这个节的来历,有人说是即墨传过来的,有人说即墨是从平度传过去的,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有一点确凿无疑,就是这个节近些年愈过愈烈,每到此日,特别是临近中午以及诸如8:18等吉时鞭炮齐鸣,大有胜过春节之势。前些年被称为“财神爷”的各大银行乃至政府的财税部门更是不甘落后,未知在“八 项规定”的新常态中还是否敢于公开施放?在刚刚过去的夜里起夜,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一阵鞭炮声响,看时间,是2:51,也许在人家的钟表里是2:48的良辰吉时?不管咋样,此主接财神可真够早的,但愿不要有人被你的鞭炮惊醒而背后骂你。这个节的区域也不大,应该就是我们的周边,有些青岛以外的朋友,没有听说过这个节也便可以理解的了。
过这个节,震了耳朵,灰了天空,累了环卫工人,乐了餐馆老板,做买卖的老板们这天哪怕放着生意不做,也得放上几挂鞭炮讨讨喜气,并请自己的“伙计们”吃喝一顿,可谓不是福利的福利,皆大欢喜,不亦乐乎。除了大小餐馆爆满,企业则一般会在餐厅组织会餐,那些没有餐厅的也会在企业内部采取组织员工自制加外卖的方式进行,也有的会分别组织员工和业务关系、朋友们等一起聚餐,并且貌似略有攀比之风——哪个老板不请请客,会被别人瞧不大起。所以说,破点小财,欢欢喜喜迎财神,讨个吉利,当老板的谁不喜欢财源广进呢!
每当遇到这个喜庆的特殊日子,我却往往会记起那位因为意外,离世已达13年的尚姓朋友。他的宝贝女儿,就是这一天的生日呢,我们为他祝贺和高兴。算起来,孩子眼下也应该成长为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回头想想真是惭愧,也没有对她们母女多大帮助,内心但总有一种牵挂,说不清也道不明。倒是后来,对迟他五年也是因为意外离世的一位好友同学,为他的女儿组织同学好友成立了一个微型的教育成长基金会,每年每人固定捐助,用以补助孩子的教育成长。如今,孩子已经参加工作,按照章程规定不再捐助,基金余额待孩子出嫁时一次性清零,但是每年年终成员们一聚的年会传统坚持至今,尚堪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