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秀秀作为国内美颜类的APP,终于也迎来了上市。
12月19日,美图收盘价格跌破发行价。作为近年来港股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IPO,美图上市之路受人瞩目。但12月15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之后,接连两天盘中跌破发行价,收市时勉强守住发行价。
以颜值为卖点的美图,在港股的首秀似乎并不美。
下限定价仍破发:美图港股首秀尴尬
美图破发早有征兆,其发行价格位于定价区间的下限。根据招股书:美图拟发行5.74亿股,每股发售价定在8.5-9.6港元之间,融资金额为 48亿-55亿港元。最终的发行价是8.5港元,位于定价区间的“底价”。
认购也不算太积极。美图初次发售5.74亿股,其中香港发售5740万股,国际发售5.166亿股。美图14日公告称:发售股份已获得适度超额认购,其中香港超额1.39倍,认购1.37亿股。国际超额分配8610万股。
这一认购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石投资者的捧场。美图的基石投资者京基集团和Ports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Limited共计认购1.46亿股份,约占全球发售股份的25.44%。
美图的“自己人”也没少出力。公告显示,美图现有股东Keywise的紧密联系人凯思博香港作为承配人认购4563.05万股;美图向承配人瑞信实体两家分行配售1171.9万股。二者合计约占本次发售股份的9.99%。
巨亏63亿:手机业务占公司收入九成多
美图股份认购冷清源于过去几年的巨额亏损。财务数据显示,美图公司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上半年分别亏损2581.3万元、17.72亿元、22.17亿元和11亿元。如果计入优先股的累积公允价值亏损,截至今年6月末,美图累积亏损达63亿元之巨。
公司的盈利模式也遭到外界质疑。尽管美图一直声称自己是移动互联公司,然而手机硬件设施的收入却占了公司的九成以上,更像是一家手机公司。
美图公司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及2016上半年的总收益分别为8587.7万元、4.88亿元、7.42亿元以及5.89亿元,手机业务占比分别为59.7%、87.8%、89.9%和95.1%。而为人所知的美拍等互联网业务今年上半年占比不到5%。
近几年手机市场红利消失,老牌手机制作厂商酷派集团上半年亏损17.55亿元,跨行的美图就能赚到钱吗?
客户的构成也透露出美图业务的单一。2013年时美图最大的客户是一家广告公司,占当年美图收入的比例为11.5%。2014年开始最大的客户转为一家智能手机分销商和零售商。2016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占美图收入的比例为68.8%,最大的一家占比50.5%。五家中的一家还是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旗下的公司。
互联网业务乏力:海量客户变现难
美图的一大卖点在于庞大的用户数量,但用户增长的同时来自互联网业务的收入却停步不前,甚至出现下滑。
截至今年10月,美图应用月活跃用户达到4.56亿人,较2013年3月增加近8倍。其中美颜相机和美拍的月活跃人数达到约1.31亿和1.1亿。
美图应用的月活跃量人数在不断攀升的同时,互联网业务收入并没有出现井喷。2016年上半年美图互联网收入2863万元,不到2015年7469.1万元的一半。
美图开展的其他业务如:电子商务平台、游戏等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美图亏损的局面仍将持续。美图在招股书中预计,截至2017年年末,公司仍将处于亏损状态。
上市后的美图秀秀盈利会持续多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