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票神器的出现,给很多春运买票回家的人送去了希望。近日,据调查,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对当前购票环境表示满意,较去年(28.7%)有了大幅增加。网站或手机App卡顿崩溃(53.8%)、车票信息刚出就售罄(45.0%)、验证码过于繁琐输入不正确(42.8%)是3个最常遇到的问题。67.4%的受访者希望加大监管力度,减少黄牛票。
又是一年抢票季,不少返乡的旅客也开始急着买票。窗口排队、电话购票、网络购票……随着今年铁路部门公布最新的火车票预售方案后,从1月13日起,购票的乘客可提前60天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订票的形式购买春运火车票,抢票难度无疑再上了一个“阶梯”。针对“一票难求”的问题,“抢票神器”又火起来了,能自动刷新查询、破解验证码,还能不间隔刷票,如此好用的神器,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然而,大家是否考虑过,如今市面上抢票神器依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一款软件的研发都会耗费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抢票插件也不例外,这些标榜可以让民众“免费”使用抢票神器,或许早已让民众在不知觉中付出了代价。一款抢票神器,如果不是从官方渠道够得,就滥用市面吹嘘的神乎其神的产品,最终导致两种结果:
一是,抢票效果难以保证,因为抢票神器不可能凭空变出车票,只能是抢别人应该买到的票给自己,但这抢票机率非常小。有数据显示网站或手机App卡顿崩溃(53.8%),这就说明,在万人使用抢票神器的时候,神器的后台数据系统几乎难以支持系统运转,极容易造成数据崩盘的现象,用市场上的话说:神器广告好听,但是不见得好用,要用还得用官方软件。
二是,个人信息安全难以保证。毕竟使用抢票软件需要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更有甚者,有些抢票软件,其本身就是一种木马程序,稍不留神,旅客自身的各种信息就随抢票神器中的安插软件泄露出去,将给自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
面临即将来到的春运“大考”,铁路部门也应该提前做好考前准备。这就要求铁路部门一方面要规范抢票神器的安全性能,和软件插件放票环节监督审核力度,尽量压缩各类山寨抢票神器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铁路部门在增开相应车次,增拓各种购票途径的同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黄牛票,为春运大众购票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