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微信成为继QQ、微博之后的又一个热门交友软件,随着微信用户群的不断壮大,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点赞、砍价骗局在微信朋友圈悄然流行起来,一些陌生公众号发出类似送iphone6s、送车广告,引诱朋友圈用户关注并点击链接。原本自然和谐的交流场所,成了“步步惊心”的雷区,不经意间就会使转发者上当,甚至累及亲友。
近日云南省公安厅接到来自福建公安机关的消息,福州一90后女孩小美遭遇“砍价”骗局,8万元嫁妆全部被骗。小美起初参加了福州易行数码科技公司发出的iphone6 Plus“砍价”活动,通过大量微信好友的帮忙“砍价”,最终砍到4800元,并收到一部iPhone。收到手机的小美兴奋不已,确信活动的真实性,赶紧号召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参与,甚至热心地为没开通微信支付的亲人朋友垫付了18部手机的款项,共8万元。当搭进全部嫁妆的小美等待了半个月却一部手机也没收到时,才发觉自己上了当,遂到当地公安部门报了案。
接到消息后,云南省公安厅相当重视,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小范围的个案,特别是在临近双十一、年底各种购物促销活动骤增的特殊时期,许多骗子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欺骗消费者,使早就被各种优惠购物冲昏头脑的民众,丧失辨别真假的能力,特别是微信朋友圈这个处处都是熟人的敏感场所,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一人上当,周围的朋友也会纷纷遭殃。为此,省公安厅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根据警方掌握的情况,目前朋友圈内的骗局主要目的有3个,骗关注、骗钱和骗公民个人信息。
这些朋友圈骗局一般会要求参与者关注某个公众号,或者参与时必须输入包括姓名、手机、家庭住址甚至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关注的人多了,可以作为经营号拉广告盈利,收集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可以打包卖给有需要的不法分子,直接骗钱的就更不用说了。” 民警介绍,因为微信用户并不实名且涉及互联网,在对类似案件进行调查时,警方的取证难度大,办案成本高,所以比较棘手。在这里,警方提醒广大微信用户,朋友圈内涉嫌侵财的骗局不少,用户一定要警惕陌生链接和所谓的各种活动,千万不要因为贪图小利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涉及财物交易的更是要慎之又慎。
我们在遇到微信砍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出现上当受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