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42家航司公布延误补偿后 航班延误险销量上涨

行业分类:交通运输 发布时间:2017-01-13 11:06

随着航空公司公布关于航班延误的赔偿标准,很多旅客选择了航班延误险,这就导致了航班延误险在短时间内爆火。据携程等旅行网站介绍,今年春运期间,延误险的销量同比增长了60%,投保旅客已逐渐从商务人士向休闲一族扩展。

补偿仅限“因航司原因造成的延误”

2017年1月1日起,中国民航局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规定要求:“国内承运人(航空公司)的运输总条件中应当包括是否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若给予补偿,应当明确补偿条件、标准和方式等相关内容。”

1月9日,国内42家航空公司对外公布了航班延误补偿标准。其中,包括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都选择了“最主流”的补偿标准——因航空公司原因在起飞地延误超过4小时(不超过8小时)补偿200元;延误超过8小时,补偿400元。

另有七家航空公司表示,“无论何种原因,航班延误或取消,航空公司不提供经济补偿。”但这些公司承诺,将依据延误时间,向行程受影响的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

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公司提供补偿,仅限于“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根据民航局有关数据,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航班延误的几个主要原因中,“航空公司原因”位列“天气原因”和“空管原因(含流量)”之后,排名第三,占比为19.16%。

对于这则消息,网友们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网友认为,有了明确的补偿标准,旅客遇到长时间延误时,权益有了保障,至少不会被当成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了。还有网友表示,此举能有效减少投诉,避免冲突,民航在服务保障环节又一次走在其他交通部门的前面。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既然是民航局发布的规定,为何有些航司可以理直气壮的表示不补偿呢?另有不少网友指出,航班延误原因,应由第三方判定。“如果航司把自身原因造成的延误,也归结为天气原因,旅客该怎么分辨?”

带火延误险热销,春运订单同比增六成

航司公布延误补偿标准,除了在网络引起热议,还意外带火了航班延误取消险的销售。记者从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网站了解到,近几日平台上关于航班延误取消险的咨询与预订量均出现大幅飙升,且有不少都是与春运机票相关的订单。

记者在携程机票频道看到,航班延误取消险每份20元,航班抵达目的地延误超过3小时及以上赔偿300元;发生返航或备降,赔偿300元;航班被取消赔偿100元。保险条款中,并没有限定航班延误原因。也就是说,无论任何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只要达到赔偿标准,旅客就能获得相应赔偿。

据携程机票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冬以来,国内多城市雾霾严重,航班延误频频发生,航班延误取消险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以往,买延误险的主要是商务出行人士,春夏季是投保高峰期。现在,投保人群开始向休闲游旅客扩散,秋冬季也同样销售火爆。”

以今年春运高峰期(1月24日-2月4日)为例,携程平台上航班延误取消险的销量与去年同比增加了60%,超过夏季峰值。可以看出,尽管航空公司的服务措施也在日趋完善,但不少旅客仍希望通过购买保险,为自己的行程增添保障。

从客源地来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5个城市的旅客,投保意识最强,热衷购买延误险。若按照航线来看,飞往重庆、北京、成都、乌鲁木齐和广州的航班,由于延误情况较严重,出险量最高。

“航班延误取消险受到旅客欢迎,除了有保障范围广,赔偿金额高等因素外,理赔方便也是一大特色。”据该负责人介绍,旅客在携程平台购买了延误取消险,出险后可“一键理赔”,无须繁琐的证明材料,就能快速收到赔款。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