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昨日去世 享年112岁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7-01-15 14:22

1月14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周有光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早年专攻经济,50岁时转行,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就在去世前一天,他刚刚过了112岁生日。

经历:被戏称“四朝元老”

周有光于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苏常州,一生经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有人戏称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将他看做百年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一个缩影。50岁前,他是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之后,他花费3年时间,用26个拉丁字母作为注音基础,主持编写了今天通用的汉语拼音方案。58岁以后,他将关注的目光从语言文字学扩大到世界史、文化学和人类历史演化规律等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这位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

百岁后,他仍然笔耕不辍。2005年,100岁的周有光出版了《百岁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闻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贝集》。

命运:人生一直都在“错位”

周有光的人生,其实是一个“错位”的人生。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作为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本可以到美国留学,可他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跟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了,他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他却被指定去研究语言;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周有光先生却很坦然,他说:“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爱情:相识8年仅恋爱两年

周有光祖上为常州望族,他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大姐张元和的夫君是昆曲名家顾传玠,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老四张充和嫁给了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叶圣陶曾讲过一句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周有光回忆他和张允和相爱的经历时说道:“我和她从认识到结婚的8年时间,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很普通的往来,主要在苏州;第二个阶段,到了上海开始交朋友,但是还不算是恋爱;第三个阶段,当时我的一个老师在浙江杭州创办新式学院,要我去教书,我大概教了两年。而她本来在上海大学读书,正好赶上浙江军阀与江苏军阀打仗,苏州到上海的交通瘫痪了。于是她就到杭州的之江大学借读,我当时在杭州教书。在杭州的一段时间,就是恋爱阶段。”

周有光谈拼音: 使孩子走进 中国文化宝库

在周有光看来,自己50岁之后的主要工作“意义很重要”。“上世纪50年代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现代年轻人都学了。这个拼音方案,用字母表示‘音’,用处很大。首先,使得中国的小孩子、中国的文盲能够利用这个工具认字,走进中国的文化宝库;其次,方便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文化。所以,汉语拼音一方面是从没有文化到有文化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在“世纪老人”周有光眼中,中国的“语言现代化”让如今的普通话成为了中国人共同的语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部领导普及普通话做得很好。设想,一个大的国家,广东人讲粤语,上海人讲上海话,香港人到北京旅游还要找翻译,国人在本国找翻译岂不是笑话?”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