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劝酒需适可而止,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7-01-17 13:52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请客吃饭,都会用酒来表达自己的诚意,想方设法地让对方喝得尽兴。到年底了,假期多了,聚会也多了,在这也提醒大伙,以后这酒还是少劝为好,因为稍不留神,你就有可能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前段时间,海南一女子作为伴娘参加婚礼,在婚宴期间喝了瓶酒,后因呕吐物堵塞了呼吸道引发窒息死亡。新闻一出引发各方的关注,在我们的生活中,劝酒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可是从法律角度来说,不恰当的劝酒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山东昀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玉珊介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公民由于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因此饮酒中不恰当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律师介绍,平时也受理过因为聚会喝酒发生意外的案件,其中参与人员被判赔偿的案例也不少见。那么,如果摊上类似的事情,就肯定要赔偿吗?哪些劝酒行为需要承担责任呢?

张玉珊说,如在饮酒过程中有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酒后驾车未劝阻等行为,那么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均要承担一定程度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采用暴力手段强行让他人饮酒的,还有可能承担故意伤害等刑事责任。

虽说喝酒能增进感情,活跃气氛,但是也不能过量。聚会上,无论是喝酒的,劝酒的,都要掌握一个度,适可而止。毕竟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啊。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