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星巴克、比尔盖茨、洛克菲勒是如何做慈善的?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7-02-16 11:26

慈善,做一时简单,做一世难。因为慈善不同于别的行业,其所需要的精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当下的中国,社会意识不断进步,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越来越多地依据其社会贡献而不是财富多寡,也越来越认可“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而非财富”,通过慈善来培育家风,完成财富和家族精神的传承也成为一种重要方式。

美国:慈善文化推动制度进步

大都会、沃尔玛艺术中心和林肯中心汇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作品,纽约也因此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其中林肯中心在创立之初由洛克菲勒家族捐赠,后来则是靠民间捐款维持运营。

这些艺术机构的运营费用数额庞大,但依旧在各界支持下为人们提供着公共服务。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对文化艺术的减税政策,另一方面是美国宗教和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慈善文化。在美国,民间的慈善捐赠、慈善行为和公益事业往往能够推动整个美国文化政策和制度的形成。

全世界管理最好的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每年捐款数额达几十亿美元,目前累计捐款金额达三百亿。基金会的宗旨是解决全人类的疾病、教育和环境问题。比尔·盖茨曾宣布基金会在他本人去世后25年内必须关闭,其目的是为了让资金集中高效地捐出去。他说:“我们希望以最正面的方式来回馈社会。”

后来巴菲特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了价值近200亿美元的股票,应该说是比尔盖茨感动了巴菲特。而目前的中国,尚没有如此规模的基金会运作。

慈善办公室与家族办公室

作为老牌家族企业,高盛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最大的共同点是都设置了“慈善办公室”和“家族办公室”,并且实现了投资与慈善机构的分离。

慈善办公室致力于帮助有意做慈善的家族进行慈善规划,了解其做慈善的目的,制定行之有效的慈善规划。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五代接班人曾表示:“现在洛克菲勒家族最重要的业务是慈善,我们的慈善已经深入到家族每个成员的血液里。”

而投资与慈善机构的分离能够保证二者的相对独立,慈善机构得以实现专业化运营,当然每个基金会都有家族成员参与,同时也配备了专业的运营团队,这也是中国慈善基金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方式。

星巴克:利社区,利员工

在美国参访星巴克时,我曾向创始人舒尔茨先生请教过一个问题,星巴克是如何在各国迥异的文化环境中成功运营的?

舒尔茨的回答体现了星巴克作为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他说星巴克始终坚持“利于社区”“利于员工”,星巴克开到哪里,就要为社区建设、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星巴克在全球有38万名员工,每一位员工都是合伙人。所以早在20年前,美国医保尚未普及的时候,星巴克就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医保,让员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

当下的中国,社会意识在进步,我们对一个人的判断越来越多地依据其社会贡献而不是财富多寡,也越来越认可“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而非财富”。慈善是家族精神、家风传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国的慈善文化与实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慈善,参与到中国慈善文化的建设中来。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