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平沙落雁,乐乎?悲乎?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7-04-14 09:47

古曲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瑰宝,说到古曲,很多人会想到很多古曲,其中就有《平沙落雁》,那么《平沙落雁》究竟算什么呢?是悲曲还是乐曲?

《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最为流行的曲目,易上手,却也难弹出味道来。初听时,我以为这首曲子的曲意取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尤其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几句,总感觉与曲中的意境相合。文人怀才不遇,因而抑郁不平,第五段末尾推音处戛然而止,让人感觉似乎已悲愤得弹不下去,而后曲调稍转平和,像是复又强颜欢笑,自我排解。我曾跟古琴老师表达了这一想法,他却摇头。

令我吃惊的是,老师说,《平沙落雁》的版本竟然有十多个,我所学的“南平沙”仅仅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北平沙”、“梅庵派平沙”等。“北平沙”、“梅庵派平沙”虽与“南平沙”同名,却几乎已是两种曲子,表达的意境截然相反,不仅曲调欢快,甚至,在“梅庵派平沙”的结尾还加入了雁的鸣叫声、于沙地上的扑翅嬉戏声,颇为热闹。

有意思的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平沙落雁”还是一种剑招,除了《笑傲江湖》里那个令人捧腹的“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外,在《书剑恩仇录》里,来自塞外的霍青桐会连使“大漠孤烟”、“平沙落雁”两招。不仅如此,《书剑恩仇录》里还出现了这首琴曲。第七回写到,乾隆化名东方耳在江南初逢陈家洛,两人因琴声结缘,而陈家洛所弹的曲子正是《平沙落雁》。然而,乾隆听完后,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兄台是否到过塞外?”

在这里,若我是陈家洛,此时定然颇感意外。单凭一首曲子便能判断对方到过塞外,这不是乾隆,已经是福尔摩斯了。历史上,乾隆皇帝是真正懂琴的,他的御用古琴如今拍出了天价。不过,在这里,乾隆对《平沙落雁》的一番感悟却似有些“另类”。他道,“兄台琴韵平野壮阔,大漠风光,尽入弦中,闻兄妙奏,真如读辛稼轩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可见陈家洛所奏之《平沙落雁》慷慨激昂,充满杀伐之声,曲里的这只雁,恐怕是一只愤怒的小鸟了。

鸿雁落于平沙,复又飞起,眼观此景,有人以为喜,有人以为悲,有人则想到金戈铁马,然正所谓子非雁,安知雁之乐?或许只能问下它的作者了,然而对此却也无定论,有人说是唐代的陈子昂,有人说是宋代的毛敏仲,有人说是明代的朱权。不过,目前大多以为《平沙落雁》是明代的曲子,最早见于明末的《古音正宗》,所以,前两人都不太靠谱。

姑且从朱权入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封为宁王。他的哥哥燕王朱棣发动著名的“靖难之役”时,曾要求朱权出兵相助,并许诺日后与他分天下而治。然而当朱棣最终继位为明成祖时,却废弃前言,还尽夺其兵权,把他赶出去做了个有名无实的诸侯王。朱权虽然郁闷,却也看透了权力尘网,决心明哲保身,便整日闭门读书弹琴。他主持编印了现存最早的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在该谱的最后,收录了据说是他本人所作的《秋鸿》。关于此曲,朱权还有一篇同名长赋,谈到,“嗟世途之扰扰,岂混俗乎庸常?因重其志之高远,乃作是操以颉颃。”也就是说,写这个曲子的用意是表达自己高蹈出世的志向。这首曲子各段都有小标题,其中第七段叫做“平沙晚聚”,第十五段叫做“远落平沙”。后世有一种观点以为,《平沙落雁》便是根据《秋鸿》一曲的曲意而创作的。

然而,“平沙落雁”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并不是《秋鸿》,而是古画《潇湘八景图》,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介绍了“潇湘八景”的内容,第一景便是“平沙落雁”。南宋诗人刘过写过一首《题僧屏平沙落雁诗》云:“江南江北八九月,葭芦伐尽洲渚阙。欲下未下风悠扬,影落寒潭三两行。天涯是处有菰米,如何偏爱来潇湘?”刘过是辛弃疾一类的文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所以,这首题画诗里恐怕有不少“味外之旨”。单就诗的结尾看,明显化用了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所谓北雁南飞,至衡阳歇翅停回,潇湘也是指湖南一带。杜牧这首诗实际写的是唐末回鹘可汗率兵南侵时,边民纷纷南下逃亡的情景,以雁群作比,是希望他们能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安顿生活。宋代的朱敦儒也有首与之相类的《卜算子》词,“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靖康之难”后,中原沦陷,朱敦儒不得不背井离乡,加入逃难队伍。“独下寒汀立”的旅雁,也正是他们流离失所、有家难回的写照。

所以,“平沙落雁”中,最初雁落的地方便在潇湘一带。而《天闻阁琴谱》等琴谱中对《平沙落雁》的解题说,“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尽管并未提及是潇湘之景,但也绝不是写大漠风光,更没有战场杀伐之意。不过,所谓的“逸士心胸”实在是个很清空的词汇,令人难以捉摸,也许是有意呼应《秋鸿》的“因重其志之高远,乃作是操以颉颃。”就“南平沙”而言,曲子里的确是浸透着抑郁之情的。论其意境,若非苏轼笔下“孤鸿”的寂寞,与刘过、杜牧、朱敦儒等人的诗意却也庶几有所共鸣。

古曲终究是古曲,能流传下来,还是有其韵味的。“北平沙”、“梅庵派平沙”中的嬉戏欢乐,也许是抛开了“南平沙”中沉重的文化内涵,纯乎自然写景,更注重于对“雁鸣”逼真、生动地模拟。而既然《平沙落雁》版本这么多,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似乎也不能完全抹杀有那么个描写大漠风光的“塞外派”的存在。所谓一曲《阳关》走遍天下,《平沙落雁》却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只雁。曲中所写,究竟是悲是喜,是怨是忧,难寻正解,或许也正是它的动人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