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加有很大的关系。这次天舟一号的发射,对于我国航空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昨天把“快递”从地球做到了太空。20日晚19时41分,海南文昌发射场,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它将与天宫二号对接并送去6吨重的补给。
中国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随后发射两个实验舱与天和一号交会对接。天舟一号成功发射后,中国航天员和飞船将频繁造访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
天舟一号发射标志着中国向2022年建立永久空间站的目标又进一步。尽管如此,中国在太空技术上依旧落后于美俄。而美国国防部认为,中国不断增强太空能力是为了“在危机发生时阻止别国使用太空资产”。
美联社20日称,中国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主要是因为美国法律规定,禁止与中国进行此类合作以及对“中国太空项目与军方关系密切”的担忧。中国现在正将其太空计划国际化,为有意参加天宫二号任务的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文章称,自从2003年首次实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务,包括太空行走以及发射月球探测车。此外,中国计划于2018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施世界首次到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2020年左右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实施月球背面采样任务。
综上所述,我国航空历史的发展在昨天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什么中国的新货运飞船如此重要?”印度防务与分析研究所研究员哥丝瓦米20日在日本《外交学者》撰文称,中国的太空计划与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彼此相关。它不是为了得到国际声望,而是逐步累积实力,以获取空间资源。她认为,中国已经接近获得一种重要能力,即在太空保持长期有人的状态,并打造出空间资源的供应链。哥丝瓦米说,西方错误地想象了一场太空竞赛,同时又错过了太空的“淘金热”。而中国未来或许能从小行星、月球等获得所需的再生能源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