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有着怎样的人生结局?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8-05-04 09:52

99年前的今天,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由于中国巴黎外交失败而产生的,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倡导的反帝运动,那么当时的学生领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1、匡互生

匡互生,1891年11月1日生于湖南邵阳。1911年,匡互生曾跟长沙革命军攻巡抚衙门。1913年,在邵阳中学读书时作文痛骂北洋军阀。五四运动时,匡互生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他是五四运动的策划者之一,与傅斯年、段锡朋等组织了天安门大会和会后游行。北京学生集会游行,匡互生率先冲入曹汝霖住宅,火烧赵家楼。

1919年夏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部,回湖南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1922年到上海中国公学任教。1925年春,匡互生在虹口老靶子路创办立达中学。1933年4月22日,在上海病逝,终年42岁,遗体葬于立达学园农场。

2、罗家伦

罗家伦,1897年出生在绍兴柯桥镇江头,其父曾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惟一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五四运动后,接任《新潮》主编。1920年秋,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6年归国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议、编辑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28年,任以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任清华大学校长,使清华大学由教会学校转为国立大学。1930年后,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学院教育长、中央大学校长等职。1941年9月起,任滇黔考察团团长、新疆监察使兼西北考察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1947年5月,出任驻印度大使。1949年去台湾,先后任国民党中央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中国笔会会长等职

1969年12月25日,因肺炎、血管硬化等症状并发,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72岁。

3、傅斯年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出生在山东聊城,1909年就读于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学文科。1918年夏与罗家伦等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影响颇广,成为北大学生会领袖之一。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游行总指挥。

1919年夏,大学毕业后,傅斯年先后入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实验心理学、生理学、数学、物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等,还对比较语言学和考据学发生兴趣。1926年冬回国,翌年春出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和历史系、中文系主任。从1928年11月起,长期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创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任主编。1929年春,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广州迁往北平,傅兼任北大教授。1937年春,兼代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任西南联大教授,主张抗战,抨击贪官污吏。抗战胜利后,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1月,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台北,兼台湾大学校长。

195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4、段锡朋

段锡朋,1896年生于江西永新,1916年入北京大学政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大学学生会会长、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会长、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在五四运动中,被选为中国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

1920年,段锡朋赴美留学,回国后任武昌大学历史教授、广东大学历史系主任。1930年起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代理校长、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在上海去世。

5、梅思平

梅思平,1896年生于浙江永嘉,早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五四运动时,作为北京大学学生的梅思平在“火烧赵家楼事件”中冲在前面、放了第一把火。毕业后,梅思平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

抗战期间叛国投敌,1938年与高宗武潜入上海与日本代表商讨汪精卫投敌叛国的具体条件和办法,沦为汉奸,历任汪伪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工商部部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捕,1946年9月14日,被枪决。1939年12月15日,梅思平13岁的女儿梅爱文,在《浙瓯日报》发表文章《我不愿做汉奸的女儿,我要打倒我的爸爸》。

6、许德珩

许德珩,1890年生于江西九江市。1909年考入九江中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1912年,又到九江中学读书。1915年初,许德珩考入北京大学。1919年5月4日,许德珩是著名的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1927年春回国,在广州担任教官,后又担任武汉中央政治学校政治教官,武汉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代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许德珩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长。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100岁。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