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内容显示,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其他活动的开发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加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与移动互联网服务等主要行业的生态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7月9日,小米在香港正式挂牌上市,股票名称小米集团,股票代码为01810.HK,IPO定价17港元/股。
6月25日,美团点评公开赴港上市招股书,最快或将于9月完成上市。IPO募集资金大约35%用于升级技术与研发能力,另外35%用于开发新服务于产品,20%用于有选择的进行收购或投资业务,1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6月21日,良品铺子向证监会递交招股书,拟登陆上交所主板。预计良品铺子此次公开发行不超过4100万股,募集资金约7.7亿元将分别用于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项目、仓储与物流体系建设项目、良品信息系统数字化升级项目以及食品研发中信与检测中心改造升级项目。
6月30日,拼多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内容显示,拼多多拟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募集最多10亿美元资金。此次IPO由瑞银、高盛和中金联合承销。随后,拼多多更新招股书,腾讯和红杉资本将在此轮IPO中拟各增持2.5亿美金,最高拟融资18.7亿美元。拼多多计划将于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PDD。
在港交所“同股不同权”改革背景下,美团、小米等纷纷赴港上市,不过随着资本退潮和流量红利的结束,此时不上市,未来将更加艰难。选择赴美上市的拼多多,避开了国内上市盈利要求限制,而在A股排队的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仍然面临研发创新、盈利模式、食品安全、渠道供应链等多重压力。不过,在资本唱戏的背后,这些企业又是互联网新经济的代表,讲好故事的同时,秀出自身实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