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频频出事,其实从它当初的定位和出发点就可以看出隐患,2015年滴滴顺风车时任总经理黄洁莉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提到顺风车在滴滴内部的角色定位。
“在滴滴内部,顺风车的运营策略十分明确,鼓励预约、提前分流,如果没人接单,用户再去选择出租车和专车服务。黄洁莉把出租车、快车、专车分别比作国营旅社、如家酒店和三星级酒店,顺风车则是‘家庭旅馆’。”在同类产品的对比中,滴滴顺风车的优势是:“和出租车、专车、快车不一样,顺风车在政策方面有多项利好,而独有的社交性还能为这一业务加分。”
在专访中,黄洁莉说:“过去你每天在路上两个小时,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消耗,但现在通过顺风车你可以认识比较靠谱的人,获得好的社交体验,它就变成了一种收益。这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一个场景,就像咖啡馆、酒吧一样,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社交空间。”黄洁莉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得非常清楚,一定要往这个方向打。”
为强调“交友功能”,滴滴在推出顺风车业务时,发布了颇具暧昧意味的广告,比如:
顺路是最好套路,据滴滴研究院预测,每个周末的半夜,都会在后海附近出现约786位孤单的乘客需要安抚。
真的是“巧遇”吗?嗨,又见面了,真巧哦。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你的小秘密,你没那么顺路,不过这场甜蜜的戏,我想和你一直一直演下去。
第一次见面,干嘛给我免单?第一次看到你就知道,反正早晚连我都要成为你的。
顺风车上线起初,乘客的性别、头像,司机的车型、头像、名称等信息均相互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