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受访 侵华日军的暴行惨无人道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8-12-13 15:22

出生于1933年的常世英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南京沦陷前夕,当时5岁的他随一家老小从中华门离城,逃往乡下。

常世英还清楚地记得,出城没多久,有日军飞机来轰炸,一家人只能藏身小树林。途中向村民寻求食物,但村民怕炊烟又引来日军,不敢生火用灶,只能以锅巴充饥。

避难约两个月后,一家人才返回南京城。但自家屋宅已被烧了一半,勉强修补之后,家人方能栖身。而在侵华日军统治下,原是小康家庭的常家变得一贫如洗。除了房子,差不多所有能卖的东西都被迫变卖,常常吃了上顿无下顿。不幸中的万幸是,常世英家中无人受难。

当时常世英家在洪武路。相邻的中国银行已被日军占据。他还记得,日本兵成天要么寻欢作乐,要么端着刺刀耀武扬威,光天化日之下闯入民宅奸淫掳掠之事更是经常发生。

年幼的他曾目睹后背插着标牌、面色苍白的同胞被日军押去处决,目睹幼童肚子被炸开的惨状。日军残忍奸杀中国妇女的暴行,让他今天忆起时仍感愤恨。

12月9日,常世英参加了多伦多亚洲二战史实维护会、加拿大中国专业人士协会共同为社区人士举行的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放映会。他说,看了纪录片后,这几天自己心里都很不舒服,“这样的心情,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很难体会。”在他看来,这部纪录片对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描述得很真实,侵华日军的暴行历历在目。

说起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缺乏了解,常世英认为,西方人可能想象不到侵华日军那么残暴,加之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所以,让更多西方人了解这段历史真相的文化沟通工作非常重要。

如今,常世英不时会参加不同族裔社区或机构举办的二战纪念活动。他也希望,能让更多加拿大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加拿大华人国会议员谭耕近日在参加多伦多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落成仪式时表示,81年前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和黑暗的一页,也是人类发展史上难以愈合的伤痛。随着大屠杀幸存者渐渐减少,重温和记录历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去年推动加拿大安大略省省议会通过将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动议的前安省华人省议员黄素梅说,这个纪念日是铭记历史的日子,也是教育后人的日子,要让更多人、特别是下一代了解这段史实,避免历史惨剧重演。

加拿大华人国会议员关慧贞表示,她会继续与社区努力推动,期望有朝一日能在加拿大联邦层面实现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