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小寒遇上三九 该如何养生?

行业分类:健康保养 发布时间:2019-01-05 11:00

小寒,一个“小”字,读起来温柔,不张扬,好像把冬天的寒意缓解了几分,任谁也不会将它与最冷挂钩。

千万别被骗了!小寒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因为一年中最冻人的“三九寒天”完全被包含在小寒节气里,你瞅瞅:

三九 :1月9日 —— 1月17日

小寒:1月5日—— 1月20日

因此,小寒称得上是一年中最大的一道坎。我贪心,想凭一己之力护你们跨过这道坎,有个好身体迎接新的一年。

小 寒 养 生

固肾暖心脾、排下身寒湿

在寒这个问题上,大家都觉得,衣服穿够就行啦,再大不了,还有暖气呢!

要这么简单倒好了!小寒是全年地气最寒的时候,只要你出门,难免接触。甚至常在温室里的人,在强势的寒湿面前更容易失守。

加上冬天不怎么运动,寒湿之气一旦沾染,绝对盘踞在身不肯走。

中医有句话,叫“寒为阴邪,下先受之”,这里的“下”就是指肚脐之下的下半身。

寒气不像热气向上升腾,寒为阴邪,爱顺势下行,所以我们的下半身周围,寒气更重。

我最近也发现,很多男孩子女孩子,上半身裹的严严实实,帽子围巾口罩一样不少,下半身却连条秋裤都不愿意多穿,甚至还露着脚踝。

年轻气盛的时候没什么感觉,最多会因为水液代谢不通带来一些生殖器和膀胱系统的问题,比如尿频、白带增多。如若年纪大了或身体弱点,会发现小腿浮肿、痛经、关节炎、老寒腿都来了。

最后寒湿积重,上至五脏六腑都会受损,女性甚至会不孕。

可是想祛寒湿,谈何容易:

一、寒湿虽集中在下身,但想除祛必须借助五脏六腑的力量,找准相关脏腑是个难题。

二、寒湿为邪气之首,不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能完全排出,坚持也是一件考验人的事情。

“坚持”交给你,找脏腑的事情交给我。

与寒湿关系最紧密的脏腑,一个是肾,一个是心脾。

肾主水,水总是向下流的,若肾阳不足,肾水寒,自然会加重下身寒湿。我们必须稳固好肾阳,就像糊窗户缝一样,肾好则寒气不侵,且身体里的寒湿碰见强盛的阳气,自然就消散了。

心和脾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推动气血运行。心主血,脾统血,暖好我们的心和脾,气血才能暖,所到之处,寒湿无处遁形。

来一碗暖暖的糯米红豆饭

这次不要怪我不推汤,因为小寒的时候,没有比吃一碗糯米红豆饭更好的了。固肾、暖心脾、排下身寒湿,都能做到!

先来说说这神奇的小豆子——红豆, 李时珍把它称作“心之谷”,来强调红豆的养心功效,不光清心火,还补心血。除了养心,红豆健脾胃的功能也很强。另外红豆还有“泄”的本领,祛湿排毒、利尿消肿一流。

与红豆最为相配的就是糯米,糯米跟粳米不一样,粳米平和,主要补脾胃;而糯米是温性的,有温肾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里说:“作荐御寒,暖于棉絮。”糯米温肾暖身的本领,比盖一层厚棉被还要好。

但是糯米有个大毛病,就是黏腻,不好消化。所以最好先放到锅里炒一炒,炒到有焦香味儿之后,再焖熟,这个时候糯米吃起来就不那么黏了,而且糯米炒过还增添健胃的功效。

糯米红豆饭做好了,飘着红豆自有的香甜味儿,一口一口,将阳气、温暖送进身体里,将体内的寒湿邪带出去,如此深情的温暖,在寒冬里与家人一同品味,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

食材:

红豆100g / 糯米100g / 油适量 / 盐少许

做法:

1、红豆浸泡4个小时之后,加清水在锅内煮开,10分钟后关火。

2、炒锅内多放油,烧热后放少许盐,放生糯米用小火不停翻炒。如果想吃得更软一些,可以将糯米泡水后沥干再炒。

3、糯米炒到微黄,把红豆连汤一起倒入,小火焖熟后起锅。

“ 天 灸 ”

小寒天里,吃是不能少的。但要排寒湿,还有一种不花钱,还有效的方式,可别错过了——“天灸"。(注:中医里正经的天灸是说发疱灸。)

天灸做法:

阳光明媚时,一般选在午后,关好门窗坐在屋内,避免风吹;背对阳光,根据屋里温度可以增减衣物,让温暖的阳光照晒在脖颈、肩背、腰上。

最好不要晒到后脑勺,小心头脑发热。这样晒1~2个小时,直到自己鼻尖出汗或喷嚏打出来为止。

功效:外借太阳之力,帮助身体的阳气升发,达到驱散寒湿的作用。

小 寒 习 俗

1、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人一般会煮菜饭吃,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成饭。

鲜而不腻,香气十足,我吃过一次,就再忘不掉了。

2、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

黄芽菜是天津的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到了小寒的时候,再取出来吃,脆嫩无比。

果然这世上,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