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会员

沭阳香之缘绿化园艺程序明白苗木场

绿化苗木;盆景种植

更多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更多联系方式
  • 联系人:姜超 先生 (经理)
  • 电话:86052783396008
  • 手机:15751577750
站内搜索
 
更多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供应产品 » 花卉种苗芍药花苗少女妆 根块 盆栽 庭院芍药苗根块
花卉种苗芍药花苗少女妆 根块 盆栽 庭院芍药苗根块
花卉种苗芍药花苗少女妆 根块 盆栽 庭院芍药苗根块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产 品: 花卉种苗芍药花苗少女妆 根块 盆栽 庭院芍药苗根块 
单 价: 面议 
最小起订量: 1 棵 
供货总量: 778966 棵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更新日期: 2025-02-12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即时询单 
详细信息
品种:芍药
主要观赏部位:观花
花型:重瓣
花色色系:多色系
叶色色系:绿色系
花期:7
果期:10
株高:10
地径/蓬径:3
品种纯度:100
品种来源:国内栽培种
光照习性:中性
干湿习性:中性
生长适温:10
是否耐寒:
是否做一二年生栽培:
园林用途:花境,盆栽

10_副本

9_副本

8_副本

7_副本

6_副本

5_副本

4_副本

3_副本

1_副本

2_副本

学名:Paeonia Lactiflora(P.albiflora) 别名: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 生物学分类: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虎耳草目(Saxifragales)   科: 芍药科(Paeoniaceae) /毛莨科   属:芍药属(Paeonia)   种: 芍药亚种(P. lactiflora)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左右。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有芳香,单生枝顶;花瓣白、粉、红、紫或红色,花期4一5月。【生长习性】  芍药性耐寒,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但排水必须良好。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所以低洼地、盐碱地均不宜栽培。芍药性喜肥,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培育繁殖】  芍药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法,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将根株掘起,震落附土,用刀切开,使每个根丛具2~3芽,最好3~5芽,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如果分株根丛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根从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一般要培养2~5年。   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越迟播发芽率越低。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幼苗生长缓慢,有的芽3~4年才可开花,还有到第5~6年才开花的。 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切成5~10厘米一段,埋插在10~15厘米深的土中。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并形成休眠芽。   【芍药病虫防治】 芍药炭疽病   症状:叶、叶柄及茎上均可受感染。叶部病斑初为长圆形,后略呈下陷;数日后扩大成不整形的黑褐色不规则的大型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出现粉红色发粘的孢子堆,为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的混合物。严重时病叶下垂,叶面密生病菌的孢子堆。茎上病斑与叶上产生的相似,严重时会引起折倒。   病原:牡丹炭疽病病原菌为Gloeosporiumsp.,属腔孢纲、黑盘孢目、盘长孢属。分生孢子盘圆盘状,初埋生于寄主表面下,后外露。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   传染途径:以菌丝体在病叶或病茎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危害。8~9月份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盆栽放置过密,浇水不当,如晚间浇水,水分容易在叶面滞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融化和萌发侵入,易病重。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叶,防止再次侵染为害。秋冬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连同遗留枝叶,集中高温腐沤,减少次年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喷药最好在发病初期,常用药剂可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65甲基托布津浮剂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每七八天喷一次,连喷二三次,喷药遇雨后补喷。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比单一使用好。【品种分类】  芍药属植物约35种,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一是牡丹组,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

询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