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型 | 园林景观 |
在佛教寺院里,经常见到石灯,这是佛教寺院中一项设施。石灯主要用来安置灯火,照亮黑暗,又能照亮佛陀。因此,每一次入寺敬神、敬佛的人都在寺庙中点燃明灯,照亮佛前的光明,也象征照亮黑暗世界,照亮佛相。在寺院里有灯头一职,在禅林里专管灯烛工作。每个大型寺院之中,有灯明佛,灯头提灯笼,没有重量,体轻光明,所以在寺院中都要提灯笼,否则天黑无法出入行走。大型寺宇在寺中建立石灯、灯台。在山西太原童子寺存有北齐时代石灯,这个灯比渤海东京城隆兴寺石灯还早。八角形台基一层,须弥座一层,下为伏莲瓣,上为仰莲。伏莲瓣灯身已经风化,什么也看不清楚了。座身之中施平座,由三重仰莲组成,上为灯龛。八面每面施用方窗隔为施券窗,隔还做雕刻。才会部分三重仰莲,入角坡面顶,再上施用木莲收尾。这一石灯在国内还是最早的,它更是佛教艺术珍品。渤海东京城隆兴寺石灯,寺院建在东京城宫殿之外部(南部)当年建有隆兴寺,当时还是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只留下这一个完整的石灯。石灯做得雄伟壮观,比例尺度比较大,刚毅稳重,给人一种宏伟的气魄。在方型石面上建立伏莲瓣,灯身为梭柱,中间略出现鼓肚,占石灯尺度1/2。上部施用仰莲瓣,花瓣厚重朴实,做二层莲瓣。再上为八角形平座,上部再施灯龛,八个方窗,八个拱眼窗,上承八角顶,上施五层相轮,宝珠收尾。这个石灯是相当于唐代作品,真是一件宝贵的文物。在山西长子县庄头翠云山法兴寺长明灯,这个石灯是唐代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灯身做两层基座,下层为叠涩式有束腰,上层为莲座,伏莲与仰莲,束腰为半开莲层。灯八角形,做莲节柱。灯身做四个门为长方形,又四面各做直棂窗,檐顶做八角斜坡顶略有曲度,上为大的宝珠。这个石灯非常完整,也是唐代作品,到今天已近千年,十分宝贵的,这个灯古印度名称叫“俩播”,是国内仅有的。中国石灯还影响到日本,在日本神社之中建设石灯的数量远比中国多,每个神社都达到20个左右。石灯在日本流传开来。 石灯主要流行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产于主要产于“石窟艺术之乡”的甘肃东部、南部和宁夏固原、海原、隆德、彭阳等地,这都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关。艺腾石材雕刻厂加工的石灯中,既有猴灯、狮灯、羊灯等动物俑灯,也有造型多样的人俑灯和几何体灯、花卉纹灯等。他们或象征着某种权力,或代表吉祥和祥瑞,或谐音“登侯”…… 随着时代的变迁,工艺的进步,灯具从单一的石灯开始向青铜灯、玉灯、陶瓷灯演变。在刘登武的藏品中,不乏铜烛灯、景泰蓝灌顶灯、青花盒式灯等造型别致的灯具。明代,北方窑怪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