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锥度量规 | 型号: | 100-400 |
规格: | 10-400 | 适用范围: | 用于锥度的检验 |
品牌: | 前进 | 加工定制: | 是 |
测量范围: | 100-500 |
7:24锥度量规主要用于检验产品的大径、锥度和接触率,属于专用综合检具。7:24锥度量规可分为尺寸量规和涂色量规两种。由于涂色7:24锥度量规的设计和检测都比较简单,故在工件测量中得到普遍使用。
1、圆锥量规的各项公差均以标准测量条件为准,即:温度为200C, 测量力为零。
2、圆锥工作量规的圆锥直径公差应小于被检验的圆锥工件直径公差的三分之一。
3、圆锥校对塞规的圆锥直径公差应小于圆锥工作量规的圆锥直径公差的二分之一。
4、圆锥量规的圆锥锥角公差AT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用角度值表示的圆锥锥角公差AT。和用
线值表示的圆锥锥角公差AT。
4.2.1 圆锥量规应采用优质碳素工具钢或具有与其性能同等及以上的材料制造。
4.2.2 圆锥量规的测量表面的硬度应不低于713HV5(或60 HRC)
4.2.4 圆锥量规上用于标明被检工件的轴向位移公差极限的标尺标记宽度应不大于0. 15 mm。标尺
标记应清晰、牢固。
4.2.5 圆锥量规的测量表面不得有划伤、斑点、裂纹及其他影响使用和外观的严重缺陷。
4.2.6 圆锥量规应经过稳定性处理、去磁和防锈处理。
4.2.7 圆锥量规的非测量表面上应清晰地标志规格、型号和生产序号、量规用途代号,有等级的圆锥量
规应标志等级,检验圆锥直径的量规不标志等级。
4.2.8 圆锥量规应设置有为检验其圆度所需要的基准面。
4.2.9 允许将圆锥量规作成带孔的型式以减轻重量。
4.3 检验
4.3.1 圆锥量规的检验通常应采用数值测量方法。对于圆锥工作环规允许采用与圆锥校对塞规进行
研合检验。圆锥工作环规与圆锥工作塞规的公差带相同时,也可采用与圆锥工作塞规进行研合检验,但
对于涂色层厚度及接触率的指标,应比采用校对塞规进行检验有更高的要求。
正确地使用精密量具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保持量具的精度和它工作的可靠性,除了在使用中要按照合理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以外,还必须做好量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1、在机床上测量零件时,要等零件完全停稳后进行,否则不但使量具的测量面过早磨损而失去精度,且会造成事故。
2、测量前应把量具的测量面和零件的被测量表面都要揩干净,以免因有脏物存在而影响测量精度。用精密量具如游标卡尺、百分尺和百分表等,去测量锻铸件毛坯,或带有研磨剂(如金刚砂等)的表面是错误的,这样易使测量面很快磨损而失去精度。
3、量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和工具、刀具如锉刀、榔头、车刀和钻头等堆放在一起,免碰伤量具。也不要随便放在机床上,免因机床振动而使量具掉下来损坏。尤其是游标卡尺等,应平放在专用盒子里,免使尺身变形。
4、量具是测量工具,绝对不能作为其他工具的代用品。例如拿游标卡尺划线,拿百分尺当小榔头,拿钢直尺当起子旋螺钉,以及用钢直尺清理切屑等都是错误的。把量具当玩具,如把百分尺等拿在手中任意挥动或摇转等也是错误的,都是易使量具失去精度的。
5、温度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零件的精密测量一定要使零件和量具都在20℃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测量,但必须使工件与量具的温度一致,否则,由于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的特性,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温度对量具精度的影响亦很大,量具不应放在阳光下或床头箱上,因为量具温度升高后,也量不出正确尺寸。更不要把精密量具放在热源(如电炉,热交换器等)附近,以免使量具受热变形而失去精度。
6、不要把精密量具放在磁场附近,例如磨床的磁性工作台上,以免使量具感磁
7、发现精密量具有不正常现象时,如量具表面不平、有毛刺、有锈斑以及刻度不准、尺身弯曲变形、活动不灵活等等,使用者不应当自行拆修,更不允许自行用榔头敲、锉刀锉、砂布打光等粗糙办法修理,以免反而增大量具误差。发现上述情况,使用者应当主动送计量站检修,并经检定量具精度后再继续使用。
8、量具使用后,应及时揩干净,除不锈钢量具或有保护镀层者外,金属表面应涂上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的盒子里,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以免生锈。
9、精密量具应实行定期检定和保养,长期使用的精密量具,要定期送计量站进行保养和检定精度,以免因量具的示值误差超差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