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定制: | 是 |
感应距离: | 700 |
规格: | 85.5*54*0.84 |
芯片: | 只读卡 |
存储容量: | 128/512 |
读写时间: | 0.01 |
封装材料: | pvc |
擦写寿命: | 10万 |
应用范围: | 航空、物流、仓储、零售、服装、医疗、防伪等 |
载波频率: | 高频射频卡 |
供电方式: | 无源卡 |
工作温度: | 70 |
材质: | 纸质 |
数据保存: | 10 |
基本参数 |
|
类型 |
超高频无源电子标签 |
频率 |
860~960MHz |
标准/协议 |
EPC CLASS1 GEN2, ISO 18000-6C |
·物理参数 |
|
尺寸 |
按客户需求定制 |
Inlay材质 |
PET+AL |
封装材质 |
铜板纸/ PET / PVC /热敏纸 |
·性能参数 |
|
容量 |
EPC:128Bit User:512Bit(可选) |
芯片 |
Impinj Monza-4/5 or Alien Higgs-3/4 |
工作模式 |
读/写 |
读取距离 |
0~8 M (与读写器性能及工作环境有关) |
·环境参数 |
|
工作温度 |
-30℃~+50℃ |
存储温度 |
-40℃~+100℃ |
·具体应用 |
|
应用领域 |
仓储、物流、资产管理、航空、零售等。 |
·包装和交付 |
|
包装信息 |
2000张/卷(可定制) |
技术介绍
RFID的含义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
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
触。
RFID技术简介
最初在技术领域,应答器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於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
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RFID电子标签合格证的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
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
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
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
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
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
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
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
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Reader)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Transponder)及
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
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 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
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 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
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
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
,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
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目前应答器大多是由
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RFID技术的典型应用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
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道路自动收费
城市一卡通的应用
高校手机一卡通的应用。
仓储中塑料托盘、周转筐中的应用
RFID标签的类别
RFID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也称作半主动),主动三类。
被动式
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
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标示
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OM中的数据。
由于被动式标签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巧,无需电源的优点。目前市场的RFID标签主要是被动式的。
半主动式
一般而言,被动式标签的天线有两个任务,第一:接收读取器所发出的电磁波,藉以驱动标签IC;第二:标
签回传信号时,需要靠天线的阻抗作切换,才能产生0与1的变化。问题是,想要有最好的回传效率的话,天
线阻抗必须设计在“开路与短路”,这样又会使信号完全反射,无法被标签IC接收,半主动式标签就是为了
解决这样的问题。半主动式类似于被动式,不过它多了一个小型电池,电力恰好可以驱动标签IC,使得IC处
于工作的状态。这样的好处在于,天线可以不用管接收电磁波的任务,充分作为回传信号之用。比起被动式
,半主动式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好的效率。
主动式
与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不同的是,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
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
些附加讯息。
射频识别技术包括了一整套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
射频识别标签,又称射频标签、电子标签,主要由存有识别代码的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和收发天线构成,目
前主要为无源式,使用时的电能取自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能量;射频识别读写设备以及 与相应的信息服务
系统,如进存销系统的联网等。
将射频识别技术与条码(Barcode)技术相互比较,射频类别拥有许多优点,如:
可容纳较多容量。通讯距离长。难以复制。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力。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
相对地有缺点,就是建置成本较高。不过目前透过该技术的大量使用,生产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诚信制卡 QQ:2635168575
联系电话: 13603050091 1379828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