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式:线上 |
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鼎力推荐的一套幼儿教育软件。这套软件由一个开放的平台和丰富多彩的课件组成。涵盖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
1、生动活泼的情景教学
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声音美妙,动静结合与交互性等特点,能够诱发幼儿的认知力,使教与学产生互动。
2、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
极大调动幼儿的认知能力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设计特点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是幼儿教师的首选。
4、应用意义
应用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教学,让施教者、受教者、教育内容与教学技术融会贯通,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以满足教师日常的多种教学需求,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和发挥想象力,启发幼儿的创新精神。
一、 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的研发背景
2005年,在国家信息技术交流大会上,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明确指出: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幼儿园的游戏与课程之中。
1、课题研究的目标:(1)旨在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游戏活动整合的内容、方法及支持条件。(2)旨在幼儿园中开发、建设数字化学与教的服务平台;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教与学的相关知识积累、资源积累和经验积累。(3)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方案和数字化教与学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2、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强化信息技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幼儿的游戏、与幼儿园各游戏活动内容、游戏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以达到有效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师生信息素养目的的一种策略。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层面:(1)信息技术与幼儿游戏方式的整合:幼儿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进行自主的、探究式的、合作式的学习;(2)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的整合:即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支持、教学、游戏活动的辅助教学等,使教师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的备课、活动过程、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去。(3)信息技术与其他游戏类别的整合:即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结合其他各游戏内容的需要,让幼儿联系各游戏活动实际来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二、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概述
由于幼儿园长期没有固定教材,幼儿教师们在上课时不得不参考许多书籍,这样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多麻烦,还影响了教师的效率,孩子们的认知过程也不系统,而且还比较零乱。此外,幼儿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孩子们都会感到枯燥乏味。
由于整合教育实践探讨不尽一致,尚未找到一套适宜全面推行幼儿园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的整合方法,特别是如何转换成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操作行为,为此,这套幼教软件便应运而生。
这套幼儿教育软件,主要架构是按照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搭建的。在教学及游戏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在教师的操作指导行为上、在幼儿的学习方式上、在幼儿家长的辅助参与方面都有重大的突破。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是目前国内幼儿教师、幼儿及幼儿家长的首选软件。
软件涵盖了科学、语言、艺术、健康、社会五大领域。脚本的完成参阅了所有市场上已出版的幼儿教育丛书。
1、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宗旨:
为幼儿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成为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好助手;为幼儿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孩子的宝典,成为幼儿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好教师;为幼儿提供激发兴趣、开启思维、认知世界的大门。
2、幼儿园五大领域主体课程内容简介
(1) 社会领域:重点让孩子们认识到,自我保护的一些基本常识(如不跟陌生人走,不去危险的地方等等)旨在提请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注意,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情商的培养,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遇到困难需要自己解决的方法,学会人际交往的态度与策略。
(2) 健康领域:以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为主,并了解眼睛、手、耳朵等器官的结构,孩子们会更加爱护自己的身体。
(3) 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动植,大自然、天气、工具及技术设计等内容,孩子们会更加热爱大自然。
(4) 语言领域:语言类中的故事欣赏,通过优美的画面,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充满好奇与憧憬;
(5) 艺术领域:通过对音乐(唱歌、律动、音乐欣赏)与美术(色彩、主题、装饰)的欣赏,使孩子们从小就得到艺术的熏陶。
这些课件都是采取动画的形式,画面逼真,色彩鲜艳,声音美妙,动静结合与交互性等特点,能够诱发幼儿的认知力,使教与学产生互动。
3、幼儿教育软件的理论基础
1、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以其划时代的学术专著《多元智能》,向流行百年的智商测验发起了挑战。
自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出第一张智力测验量表开始,传统智力测验就开始统治了心理教育的历程。这个智力测验结果我们称之为IQ,即智力商数,智商。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传统智力测验只能反映被测试者的一般认知能力或者学业成绩,所以单纯以智商来评价青少年的智力水平是不全面的。加德纳先后完成了《智能的结构》与《多元智能》两书的创作,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加德纳进一步指出,由于人的智能特点的不同,开发儿童的多元智能,将使具有特点的孩子及早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
加德纳认为,人们应当从测试和测试的数据中彻底解放出来,注意一下另一种更自然的信息,那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是怎样获得那些对于他们的生活非常重要的技能的。例如,想一想在南半球海域航行的水手,他们是怎样通过观察天空的星座、走过水域的特征等,在成百上千个岛屿中找出航行的路线来的。在水手的群体中,智能就意味着航海的能力。再想想外科医生和工程师、猎人和渔夫、舞蹈家和编舞者、运动员和教练、部落首领和巫师,如果接受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的理论,对这些不同的角色都应该加以研究。他认为,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很有价值的。
按照加德纳教授的分析,智商测验是依据一元智能的概念,即智能就是解答智商测验试题的能力。智商测验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成绩,但在预言他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却无能为力。因为智商测试所评量的仅仅是逻辑或逻辑加语言的能力。
与一元智能的观点相反,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都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八种独立而又平等的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但它们都在组合性地发挥作用。
人类有哪八种智能呢?
A.语言智能,是指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表现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诗人、作家和演说家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B.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能力。
C.视觉空间智能,就是在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种模式的能力。水手、工程师、外科医生、雕刻家、画家等都是具有高度发达的空间智能的例子。
D.音乐智能,从事音乐创作、演奏和其他舞台表演的人,通常在这方面比较突出。
E.肢体——运动智能,是运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舞蹈家、体育运动员、外科医生、手工艺大师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F.人际智能,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家、心理医生、宗教领袖、政治家、推销员、经纪人等等具有这方面的长处。
G.自我认知智能,这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感情生活、辨别自己的情绪变化、体验自己精神活动的能力,即建立准确而又真实的自我模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的能力。由于这种智能的隐形性,如果观察者想探知的话,需要有来自语言、音乐或者其他显性智能的证据。一般来说,文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神学家、音乐家都是善于显现自己的自我认知智能的人。
H.自然观察智能,如达尔文等人的发现自然的能力就是一个证明,自然观察智能是《多元智能》一书出版后的新发现。
可以试想,有效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又以鼓励的态度让他释放潜能,会有哪个孩子不爱学习,不成材?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沈致隆教授翻译了《多元智能》一书,该书在欧美各地引起呼吁教育革命的浪潮。它为中国的父母、教师提供了崭新的智力开发角度。感谢沈致隆教授的翻译,他因为在哈佛大学与加德纳教授有共同研究和交流,所以能准确传达多元智能的要旨。
2、主要理论依据之二:养成教育理论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教育就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素质,从而达到其最终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能决定人的命运。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人生,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惟诚说:人的全面成长过程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孩子怎样做人的任务,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说: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说: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说: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不难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
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1)、养成教育的内容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如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
(2)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
教育者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而收效甚微。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而不是教育者脑袋一热就能解决的问题。
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
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常常会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做当然是出于良好的目的,但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负面效果。为什么?教育者常常忘记孩子的身份,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的大人来要求,因此提出的要求难免成人化,提出的要求过高、过于抽象,孩子很难达到。
因此,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具体来说,就是:
近——离孩子的实际生活更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
小——要求小一点,以小见大,不要“高口号”式;
实——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
总之,在给孩子提要求时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
学校和家庭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出养成教育的细目,如幼儿阶段行为指导与习惯培养细目、小学阶段行为指导与习惯培养细目、初中阶段行为指导与习惯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