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级:优级 | 品种:棉杆 | 产地/厂家:鄂西 长江中下游平原 |
棉杆:加工过的碎棉杆 |
因时价不同网上订购需面议
沈女士 电话:13872479581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收获后的棉秆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宝贵资源。首先,棉秆是一种很好的木材代用品,可用作生产人造纤维,同时又可制造刨花板、纤维板和吸音板等板材,或用作建材造纸原料,质量远胜于稻草和麦秆;其次,棉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经过微化处理后,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12%,比麦草和稻草的蛋白质含量高5~6倍,可作为牛羊的上等饲料;再次,棉秆经轧碎和高温热解等化学过程,产生以一氧化塘为主的生物质气,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棉秆粉碎后还可作为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的培养基,此外用秸秆做成的一次性餐具无污染、可降解且可再生。因此,从发展绿色农业来说,棉秆回收后可为农业的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和必需的原材料。目前,棉秸秆的一般处理方法:一是直接粉碎还田,这种做法虽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肥,但却会增加来年棉花病虫害的发病几率;二是焚烧棉秸秆,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三是手工收获棉秸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在秸秆人造板原料中,棉杆是作物秸秆中木质化程度最好的秸秆之一,是制备人造板的上等原料。利用棉杆制作的秸秆重组材,其强度、纹理结构可以和木材媲美。但是,采用传统的收获方法收获的棉杆,没有对棉秆作任何加工处理,所以在作为重组材的原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用90°C以上热水蒸煮3~4小时,人工收获棉秆是一项劳动强度大、生产率十分低的工作,非常费时和耗能。
棉杆在自然生长状态时,杆中的含水量较高,柔软性较好,收获时如果将棉杆挤压破碎,梳解成纵向不断裂、横向互相关联的网状木质纤维条,就可以大大减少棉杆重组材的原料制备工序,节省能耗。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木材和人造板产品的需求量与木材可供应量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利用棉秆生产棉秆重组材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途径。棉秆重组材是将棉秆通过碾压、揉搓,使棉秆解体成相互不脱离的疏松网状棉秆束,然后再经干燥、施胶、铺装和热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