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会员

秦皇岛百冠岛商城商贸有限公司

许可经营项目:预包装食品批发零售(食品流通许可证有效期至2013年08月10日)**一...

更多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更多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占
  • 电话:86 0335 3023959
  • 传真:86
站内搜索
 
更多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供应产品 » 百冠茶叶 坦洋功夫茶 一级红茶 5克单泡装体验装
百冠茶叶 坦洋功夫茶 一级红茶 5克单泡装体验装
百冠茶叶 坦洋功夫茶 一级红茶 5克单泡装体验装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产 品: 百冠茶叶 坦洋功夫茶 一级红茶 5克单泡装体验装 
单 价: 0.31元/克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更新日期: 2013-05-24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即时询单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详细信息
品牌:百冠茶叶 种类:坦洋 卫生许可证:QS350714010526
产品标准号:GB19598-2006 净重:5(g) 保质期:18
原料与配料:坦洋茶鲜叶 等级:一级 生产厂家:百冠茶叶
外包装:塑封 特产:是 储藏方法:低温避光 干燥防潮 防异味
规格:5克 售卖方式:包装 原产地:福建


 
 
坦洋工夫茶:红茶佳丽


【茶名】一级坦洋工夫
【产地】福建 【净重】5g/泡
【外形】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
【汤色】汤色红亮,叶亮红明。
【口感】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
【保存】低温避光 干燥防潮 防异味
【小贴士】郑重承诺:“购茶零风险,32天无理由退换”
 
坦洋工夫实拍图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 --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红茶名声也就不胫而走。


 
坦洋工夫红茶百科
   坦洋工夫红茶是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久已闻名于国内外茶叶市场。其主要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细匀直,叶色润泽,净度良好,毫尖金黄,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醇鲜爽,醇甜、有桂圆香气,汤色红亮,叶亮红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制作过程,将注重保留其传统“坦洋功夫”红茶的品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以适应市场对高档红茶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坦洋工夫”红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鲜叶采摘 选择晴天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品种以福安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佳,鲜叶要求芽叶肥壮、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无异杂、无损伤,严格实行分批、分品种、及时付制,保持鲜叶的新鲜度。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较佳,有利于提高萎凋质量,但限制条件较多,目前大多采用萎凋槽萎凋。萎凋室保持通风良好。槽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具体温度和风量的掌握依据鲜叶含水量而定,一般原则“先高后低”。 摊叶厚度一般为10-15cm,每隔20-30分钟翻叶一次,以获得茶叶萎凋均匀一致。一般萎凋时间为4-5小时,萎凋叶叶质柔软手捏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梗折之不断,叶面失去光泽,色暗绿,青草气大部分消失,略有清香,减重率达30%~40%,则萎凋适率。
揉捻 采用揉捻机,揉捻室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宜低,温度宜稍高。采用轻压长揉的方法,时间掌握在60分钟左右,是茶叶的成条率达到85%以上,细胞破损率达到80%以上,茶叶溢出而不滴流,使之条形紧结,初步形成其成品特征。
  解块主要目的是解散茶团,降低叶温,使叶内某些有效成分不致因受热剧变,干燥后可减少团块。但使用解块机会影响到高档茶的条索外形,因此“坦洋工夫”红茶实际制作中以手工解块效果为佳。
  发酵发酵是工夫红茶加工的独特阶段,它使茶叶中多酚酶物质充分氧化,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品质特征。红茶的发酵实际上从揉捻时就开始,因此揉捻时室温宜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温度一般要求80%以上,空气流通,使氧化供给充足,发酵充分均匀,整个发酵过程一般维持2-3小时,待发酵叶青草气消失,出现桂花香、果香,叶色搭补呈鲜明的铜红色为适度。
干燥目的是制止继续发酵,蒸发水分,达到毛茶品要求。采用焙笼烘焙干机干燥,掌握“高温出烘,低温复火”的原则。初烘温度掌握在90℃~100℃,时间为15~20分钟,摊叶厚底2~3cm,每隔5分钟翻拌一次,至八成干左右,中间摊凉1~2小时。复火温度掌握在50℃~60℃为宜,时间为20~30分钟,摊叶厚度3~4cm,每10分钟翻拌一次,足火后成品水分控制在7%以下。
精制 毛茶通过抖筛、平圆筛、手拣等精制工序,分精茶条粗细、长短,去除影响成品茶净度和色泽的杂物及片茶、碎茶、末茶等,形成条索紧细、外形匀美观、净度良好的上等“坦洋功夫”红茶外形特征。
1红茶冲泡方法
1

品饮红茶,有三种方法:一是冲泡法,二是煮饮法,三是调饮法。品饮红茶宜用白瓷加盖茶具,以赏其色并增加保湿性能。红茶的冲泡方法比较简单,以用杯冲泡为例:首先温杯,用热水温烫茶杯;然后在杯中放2-3克茶叶,注入100度的沸水,加盖闷泡三分钟,扬盖;先闻杯盖上的“盖面香”,再闻杯中的茶香;闻香观色之后,趁热缓啜细品,体会个中香醇,如果品饮时不加入任何调味品,只品尝茶的本色,称清饮,如果在茶中加入糖、牛奶、柠檬、蜂蜜、咖啡等,使茶的自然香味发生变化,称调饮。煮饮法适用于餐前饭后,人数众多之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用铜壶将茶放在火上煎煮,沸后,从壶中倒出,分至各个杯中,煮饮法常与同饮法相配合,加入适当的调味品。 

   红茶饮用广泛,这与红茶的品质特点有关。如按花色品种而言,有工夫饮法和快速饮法之分;按调味方式而言,有清饮法和调饮法之分;按茶汤浸出方式而言,有冲泡法和煮饮法之分。但不论何种方法饮茶,多数都选用茶杯冲(调)饮,只有少数用壶的,如冲泡红碎茶或片、末茶。现将红茶饮法介绍如下。⑴置具洁器:一般说来,饮红茶前,不论采用何种饮法,都得先准备好茶具,如煮水的壶,盛茶的杯或盏等。同时,还需用洁净的水,一一加以清洁,以免污染。⑵量茶入杯:通常,结合需要,每杯只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若用壶煮,则另行按茶和水的比例量茶入壶。⑶烹水沏茶:当量茶入杯后,然后就冲入沸水。如果是高档红茶,那么,以选用白瓷杯为宜,以便察颜观色。通常冲水至八分满为止。如果用壶煮,那么,先应将水煮沸,而后放茶配料。⑷闻香观色:红茶经冲泡后,通常经3分钟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红茶的汤色。这种做法,在品饮高档红茶时尤为时尚。至于低档茶,一般很少有闻香观色的。⑸品饮尝味: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尤其是饮高档红茶,饮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红茶的醇味,领会饮红茶的真趣,获得精神的升华。如果品饮的红茶属条形茶,一般可冲泡2-3次。如果是红碎茶,通常只冲泡一次;第二次再冲泡,滋味就显得淡薄了。

一、从红茶的花色品种分,大体可分为工夫红茶饮法和快速红茶饮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工夫红茶饮法: 

   1、工夫红茶饮法是中国传统的工夫红茶的品饮方法。工夫红茶包括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著名的有正山工夫小种、祁门工夫、云南工夫、政和工夫等,都属条茶类型,重视外形条索紧细纤秀,内质香高色艳味醇。品饮工夫红茶重在贪图它的清香和醇味,所以多用冲泡法,即将3—5克红茶放入白瓷杯中,然后冲入沸水,几分钟后,先闻其香,再观其香,然后品味。一杯茶叶通常可冲泡2—3次。这种饮法,需要饮茶人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斟饮,细细品啜,在徐徐体味和欣赏之中,吃出茶的醇味,领会饮茶真趣,使自已心情欢愉,超然自得,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但俗享这种清福,须如鲁迅先生所说:“首先必须有工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感觉。”这话是很中肯的,大凡有丰富评茶经验的人,在品赏“工夫”中所获得的美感也越深,而鉴评经验的积累,就在于下功夫,多实践。 

   2、快速红茶饮法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饮用方法,主要对红碎茶、袋泡红茶、速溶茶等花色而言。一般冲泡一次,多则2次,茶汁就很淡了。     

二、按红茶调味分: 

   从红茶茶汤的调味与否,可分红茶清饮法和红茶调饮法。 

   1、红茶清饮法是中国大多数地方的饮用红茶的方法,工夫红茶饮法就属于清饮。即在红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 

   2、红茶调饮法是指在茶汤中加入调料,以佐汤味的一种方法。中国古时,团茶、饼茶都碾碎加调味品烹煮后饮用。现在的红茶调饮法,比较常见的是在红茶茶汤中加入糖、牛奶、柠檬片、咖啡、蜂蜜或香槟酒等。调料的种类和数量,随红茶饮用者的口味而定。   

三、按红茶茶具分 

   按使用的茶具不同,可分为红茶杯饮法和红茶壶饮法。 

   一般情况下,工夫红茶、小种红茶、袋泡红茶等大多采用杯饮法。即置茶于白瓷杯、下班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饮。红碎茶和片未红茶则多采用壶饮法。即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泡后为使茶渣和茶汤分离,从壶中慢慢倒出茶汤,分置各小茶杯中,便利饮用。     

四、按红茶茶汤浸出方法分 

   按茶汤的浸出方法,可分为红茶冲泡法和红茶煮饮法。 

   1、红茶冲泡法:即前面谈到的用茶叶置入茶杯或茶壶中,然后冲入沸水,静置几分钟后,待茶叶内含物溶入水中,即可饮用。 

   2、红茶煮饮法:多在客人餐前饭后饮红茶时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多喜欢用长嘴铜壶煮红茶,或用咖啡壶煮早茶。将茶置于壶中,加入清水煮沸,然后冲入预先放好奶、糖的茶杯中,分给大家。也有的桌上放一盆糖、一壶奶,各人根据自己需要随意在茶中加奶、加糖。




询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