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包装压缩试验机 |
品牌: | 四川长江造纸仪器 |
型号: | DCP-KY3000A(R) |
测量范围: | 60-3000 |
测量精度: | 1 |
尺寸: | 100*100*80 |
重量: | 30 |
电源: | 220 |
适用范围: | (60~3000)N |
1概述
DCP-KY3000(R)型电脑测控压缩试验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纸板抗压强度性能检测的基本仪器,其各项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符合GB2679.8《纸板环压强度测定法》、GB6546《瓦楞纸板边压强度测定法》、GB654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和GB2679.6《瓦楞芯平压强度测定法》等标准规定。
仪器配备相应辅具可进行以下试验:
——配备环压试验中心盘和环压专用取样器,进行纸板环压强度试验(RCT);
——配备边压(粘合)试样取样器和辅助导块,进行瓦楞纸板边压强度试验(ECT);
——配备剥离强度试验架,进行瓦楞纸板粘合(剥离)强度试验(PAT);
——配备平压试样取样器,进行瓦楞纸板平压强度试验(FCT);
——配备槽纹仪和辅助器具,进行实验室槽纹试验(CCT和CMT)。
2主要技术特性2.1仪器主要技术参数
注:测试数据在100N以下(含100N)时,示值准确度允许超出上表规定范围1N。
2.2仪器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
2.2.1 室温:20℃±10℃。
2.2.2 电源:AC220V±22V,50Hz,最大电流3A,电源应可靠接地。
2.2.3 工作环境清洁,无强磁场和震动源,工作台平整稳固。
四川长江,四川长江仪器,长江造纸仪器,纸箱厂检测仪器,纸类检测仪,造纸检测仪器,包装检测仪器,烟草薄片检测仪器,抗压仪,压缩仪,抗张机,耐破仪,厚度仪,定量测定仪,水分仪,纸箱抗压机,撒裂度仪,纸张检测仪,戳穿度仪,破裂度仪,切纸刀,挺度仪,平滑度仪,柔软度测定仪,环压试验仪,平压试验机,剥离强度试验架,边压试验机透气度测定仪,吸水率测定仪,印刷适应性测定仪,纸管抗压试验仪,手持水分仪,便携水分仪,针式水分仪,感应式水分仪,可调距切纸刀,离心甩干机,定量取样器,空压机,干燥箱,供应四川长江仪器,供应造纸检测仪器,供应破裂度仪,供应压缩仪,供应抗压机,供应切纸刀,供应水分仪,电子天平,电子秤,白度仪,数显卡尺,三丰数显卡尺,日本三丰卡尺3操作控制系统功能概述3.1电源开关
位于仪器背面,用于控制电源通断,并有开(ON)关(OFF)标志。
3.2操作按键
仪器操作控制系统集中布置在操作面板上,操作按键排布如下图所示,各操作按键功能如下:
“复位”键——用于系统初始化和系统“死机”时恢复功能。
“显示模式”键——用于切换仪器的曲线显示模式和数据显示模式。
“走纸”键——控制打印机走纸,按动本键打印机走纸,再按则停止走纸;打印过程中按住本键可终止打印。
“打印”键——打印指令键。
“校准”键——用于仪器准确度校准和线路调校,控制系统进入跟随测量状态(用户一般不使用本键)。
“平均值”键——用于提取显示一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内存清除”键——用于清除所有测试数据。
“标准偏差”键——用于提取显示一组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
“删除”键——用于删除含有明显粗大误差的测试数据。
“提取”键——用于提取显示任意一次试验的测试数据。
“定量设置”键——环压试验状态下用于置入试样定量,并据此计算压缩指数。
“△”和“▽”键——在“定量设置”状态下用于增加和减少置数;在待测状态下“▽”键用于设置压差。
“试验选择”键——用于选择试验项目。可供选择的试验项目包括环压试验(RCT)、粘合试验(PAT)、边压试验(ECT)和其它试验四项。
“上”、“下”和“停”键——用于手动控制下压板运动。其中“停”键采用特定操作可选择曲线显示的最大量程。
“测试”键——测试指令键,控制仪器自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具体操作详见本说明书第4章“操作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4操作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4.1拆箱与安装
4.1.1 拆开仪器包装箱上盖板,取出随机技术文件和附件。
4.1.2 拆下四周箱板,卸掉底板上固定仪器的螺栓,取下仪器。
4.1.3 去除各部的包装捆扎物,擦净油污和灰尘,将仪器置放在平整稳固的工作台面上。
4.2试机
4.2.1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校后进入待测状态,预热30min。
4.2.2 按本说明书第3.2条介绍检查各操作按键功能,如无异常即可交付使用。
4.3试验项目的选择
仪器设定四种试验项目,通过操作面板上的“试验选择”键进行选择。不同试验项目执行不同的方法标准,具有不同的强度计算公式,因此,必须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试验项目。
仪器默认的试验项目为环压试验,按动“试验选择”键,可在环压试验、粘合试验、边压试验和其它试验之间进行切换。
在其它试验状态下,仪器只对试验力进行采集和处理,不进行强度计算。
4.4压差设置4.4.1 压差的定义:压差,指试样承受的最大压力值与试样压溃后瞬间力值的差值(参见下图)。仪器以设置的压差为依据判别峰值。
4.4.2 压差设置操作:在待测状态下,按“▽”键,出现压差设置菜单,按提示操作即可设置压差。压差设置范围为30N~150N,如不加设定,即为仪器出厂默认值50N。
4.4.3 重要说明
a. 压差设置过高,可能造成试样压溃后不能自动返回;压差设置过低,对某些有多个力的峰值出现的测试,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低。
b. 根据试样实测情况,推荐压差设置如下:
c. 判断压差设置是否适当,可取同一试样在自动测试和手动测试状态下分别进行对比测试,如二者测试值相差不大,则可认为压差设置适当;反之,如自动测试值明显偏低,则应适当增大压差。
4.5环压试验状态下试样定量的设置
4.5.1 按“定量设置”键,进入置数状态。
4.5.2 按“△”或“▽”键,置入被测试样定量。
4.5.3 按“定量设置”键确认并退出。
注:前一次设置的定量将记忆保留至下一次被修改前,因此更换试样后应及时修改定量设置。
4.6测试
4.6.1 按“上”或“下”键,至上下压板间距离适当时按“停”键,设置下压板初始位置。
4.6.2 根据所选试验项目,用相应的辅具将试样安放在下压板中部。
4.6.3 按“测试”键,仪器自动完成一次工作循环,测试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4.6.4 更换试样进行下一次试验,直至一组试验完毕。
4.7手动测试
当试样强度较低,仪器不能自动判别峰值(下压板不能自动停止并返回)时,可采用手动方法进行测试(瓦楞纸板平压强度和粘合强度试验多采用手动测试方法)。手动测试操作步骤如下:
——按“上”键,下压板上行对试样施压;
——观察显示屏示值,至显示值不再变化(峰值出现)时,按“停”键停止;
——按“下”键,到下压板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按“停”键;
——更换试样进行下一次试验。
4.8仪器显示模式说明
仪器有两种显示模式:曲线显示模式和数据显示模式。仪器开机时根据屏幕提示可选择显示模式;测试过程中可通过“显示模式”键进行两种显示模式的切换。
4.8.1 曲线显示模式
此显示模式下有显示曲线,但显示字体较小。
仪器在试验时实时显示时间(t)-力值(F)曲线,帮助用户分析试样试验时的受力情况。由于显示屏大小有限,为充分利用显示屏,提高曲线显示的分辨率,用户需要根据试样的最大力值选择曲线显示的最大量程(仪器在待机状态下连续按两次“停”键,根据显示屏提示操作),否则曲线显示可能不全或过低,但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注:1当试样受力≥10N时开始显示曲线;
2只能显示当次试验曲线,曲线不能存储和打印。
4.8.2 数据显示模式
此显示模式下无曲线显示,但显示字体较大。
显示屏上部显示当次测试的数据,下部可同时显示最多十二次测试数据,方便进行测试数据比较。当测试数据多于十二次时,显示最近十二次测试数据。
4.9测试数据的提取、删除和打印输出
4.9.1 提取
4.9.1.1 一组试验完毕,重复按动“提取”键,可提取显示每次试验的测试数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及与试验项目相对应的强度计算值。
4.9.1.2 按“平均值”或“标准偏差”键,可提取显示一组试验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4.9.2 删除
4.9.2.1 一次试验完毕后,按“删除”键,可删除当次试验数据。
4.9.2.2 一组试验后,按“提取”键,找到欲删除的试验数据,再按“删除”键,可删除任意一次的试验数据。
4.9.3 打印输出
一组试验完毕,按“打印”键,可对该组试验数据进行打印输出,各种试验状态下打印输出内容中的参量代号和含义见下表。
4.10内存数据的清除
4.10.1 按“复位”键或关断电源重新开机,系统重新进行初始化,清除全部内存数据。
4.10.2 直接按“内存清除”键,可以清除全部内存数据。
4.10.3 对一组试验数据打印输出后,按“测试”键,仪器将提示是否清除内存数据,选择清除,可以清除全部测试数据。
注1:仪器最多可以存储99次试验的数据,如果试验次数超过99次,将自动清除前99次的试验数据,请注意及时打印输出。
注2:一组试验完毕并打印输出后,如不清除内存,则以后试验的数据将加入上一组数据中进行计算,因此请注意及时清除内存。
注3:各种试验状态下的强度计算公式请参见相关试验方法标准。
注4:用以上方法清除内存数据,用户置入的定量均不会被清除。
5维护保养
操作者应熟读使用说明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做好以下维护保养工作:
1. 经常保持仪器清洁,长期不用时应加罩防尘。
2. 仪器出现故障时,应请专业人员检查排除,切勿带病运行。
3. 仪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应在升降套正面的加油孔内注入适量润滑油,升降套表面应涂适量润滑脂。
4. 坚持周期检定,保持仪器优良技术状态。检定周期一般为一年。
5. 当打印纸卷用完或打印字迹不清时,应更换打印纸卷或打印色带,具体操作详见随机技术文件《更换打印纸及色带说明》。
6故障排除与维修6.1机械系统一般性故障
6.2测控系统一般性故障
7仪器外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