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 | 产品形态:原形态 | 性状:子类 |
产品属性:果实子仁类 | 品名:枳椇子 | 产地:河南 |
归经:未知 | 炮制工艺:晒制 | 规格:选 |
化学成分:未知 | 用途:中药制药原料 | 味:甘 |
【别名】木蜜(陆玑《诗疏》),树蜜、木饧(崔豹《古今注》),白石木子(《荆楚岁时记》),蜜屈律(《太平广记》),鸡距子、癞汉指头(《苏沈良方》),栞栱(《埤雅》),背洪子、兼穹(《朱子大全》),拐枣(《救荒本草》),天藤、还阳藤(《滇南本草》),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纲目》),白石枣(《医林纂要》),万寿果(《药物出产辨》),鸡爪梨、甜半夜,龙爪(《中国树木分类学》),碧久子(《广州植物志》),金钩钩、酸枣(《江苏植药志》),鸡爪果(《南宁市药物志【性味】
甘酸,平。
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酸,性平,无毒。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功能主治】
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
①《荆楚岁时记》:辟虫毒。
②《唐本草》:主头风,小腹拘急。
③《本草拾遗》: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
④《滇南本草》: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小儿服之,化虫,养脾。
⑤《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痰火闭结于胸中,用此可解。’
⑥《纲目》:止呕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剂。
【注意】《得配本草》:脾胃虚寒者禁用。
》),枳枣(《中药志》),转钮子(江西《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