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大豆收储延期,政策或成“救命稻草”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2-10-27 12:38

    临时存储大豆收购截止时间延长至6月底,油厂收购活动仍将十分谨慎

  4月中下旬以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整体走势相当平淡。过去一周,在CBOT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国产大豆价格继续逆势回落,更表现出目前现货市场的弱势局面。事实上,自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现货大豆价格运行模式已基本固定,国产大豆始终难有积极表现。总的来看,近期国内现货价格仍不会有乐观预期,期现背离的行情将继续维持。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将临时存储大豆收购截止期延长至6月底”。那么,随着国家延长收储时限,能否在政策上适当放宽收购门槛,以加快国产大豆的消耗进度值得期待。

  农民加快抛售 价格顺势下滑

  近期,东北产区大豆价格主要以偏弱下滑走势为主,各地国储的阶段性停收以及供需方入市态度的转变令现货价格表现极不稳定,尽管并未出现大幅下跌,但小幅的弱势回调在各市场内时有发生。据统计,截止到4月22日,产区油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吨(下同)3314元,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 3459元,分别较上周同期下滑了31元和40元。目前来看,产区大豆价格继续走弱主要是由各收购主体对采购成本的控制以及追求自身最大利润等行为造成,同时,越来越多农户惜售心理的动摇也成为促使大豆价格下跌的催化剂。日前,黑龙江省内部分地区购销气氛较前期略有升温,主要表现在春耕压力下,逐渐有农户急于将手中余粮变现从而赔本抛售,引来中间商的积极收购,并且严重压低大豆价格。另外,随着大豆价格的持续回落,油厂的收购热情也得到提升,据了解,一些油厂的日收购量可维持在200吨左右,局部地区油厂甚至可达到300吨以上,但主要为水分偏高的大豆。总体来看,尽管近一段时间陆续有地方政府为保证农民受益不断加强服务指导,即指导农户余粮降水及保存技术,但仍然无法改善资金、环境等对大部分农户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供需双方的实际处境也决定大豆价格将继续按照偏弱轨迹运行。

  跟盘意愿不强 油厂谨慎观望

  近期美盘走势宽幅震荡,但整体仍处高位,不过国内大豆市场跟盘意愿仍然不强,特别是产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继续维持偏低水平。本周,黑龙江省油厂开机数量继续增加,截至周三开机油厂在34家左右。近日,虽然豆粕价格因养殖业需求低迷及区域内成交缓慢出现小幅回调,但油价略有上涨,因此油厂压榨利润仍然比较理想,多数时间处于稳价收购状态。据了解,目前油厂压榨利润普遍维持在40~80元。目前,黑龙江油厂大豆收购价格集中在3160~3340元之间。其中,哈尔滨地区油厂报价集中在3300~3320元,牡丹江地区3300~3340元,佳木斯地区3240~3260元,集贤地区 3160~3220元,友谊地区3160~3180元。随着国家延迟收储大豆时间的公布,油厂在对待原料收购的问题上仍将十分谨慎,并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将继续面对国储拉高原料成本所施加的压力,从而束缚油厂本身的活动空间。

  进口需求旺盛 惟盼政策帮忙

  目前,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势仍然高位坚挺,这与中国的强势需求密不可分。据统计,截止到周三,美国进口大豆成本为3558~3587元,南美进口大豆成本为3544~3631元。近期来看,中国的旺盛需求仍是推动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周三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为 386万吨,同比增长67%,并且分析师称4月份进口数量也将在350万吨左右,5月份甚至有可能触及400万吨。由于近期乃至后期美国大豆仍然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加之过去报告显示阿根廷大豆单产下降等原因,致使市场人士对年末美国旧作大豆库存存在吃紧的预期,这也成为目前市场对美豆价格不断看涨的重要依据。不过,在如此强劲的外来大豆冲击下,即使进口大豆价格持续上涨也很难撼动目前市场“外强内弱”的格局,因在进口货源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国产大豆过剩已成事实。综合分析,4月末至5月初,国内大豆现货价格整体将以稳中偏弱走势为主。但需注意的是,尽管国家已经公布延期收储计划,但目前尚未对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因产区现有标准质量大豆数量已经不足,如果按照正常收购速度将很难维持到6月底,是否说明国家可能存在增加收储量、甚至放宽收储标准的潜在意愿,果真如此,那么对短期大豆价格将是一个利好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