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南京召开的2009’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相关专家就金融危机对中国棉花生产、中国棉纺织行业的影响作了阐述,对今年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和2009年度中国棉花、全球棉花供给形势进行了预测。同时,面对2008年棉纺行业出现的困难,我国政府积极应对,出台了一系列调控举措,对提振棉农、棉企和纺企生产信心起到关键作用。中国棉纺行业也借危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立足长远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危机影响需求 政策提振信心 面积减少好于预期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说,棉纺织产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对市场依存度很大,全球金融危机使外部市场恶化。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10%,5月份下降了8.5%。纺织服装出口需求疲软导致棉纱、棉布销售不畅,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今年1月至3月棉制品净出口用纱量同比下降20%左右。
同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分析,由于国际石油价格走低,化纤价格下降。目前,国内涤纶短纤与棉花的价差每吨达到4100多元,对棉花的替代作用明显增强。纺织服装出口减少以及化纤价格下降,致使棉花需求进一步减少。
马淑萍介绍,截至今年3月份,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自去年9月份的13400元/吨一路下滑至 11500元/吨左右,跌幅14%。受此影响,籽棉收购价格也大幅下跌,由去年9月初的每公斤5.4—5.8元,跌至去年11月的每公斤4.4—4.6 元,个别地区甚至跌破4元,为近6年来最低价格。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上升两项合计,去年棉农每亩减少500元以上,植棉收益大幅下降。
由于去年棉农收益普遍受损,今年棉农棉花种植积极性下降,棉花面积减少已成定局。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史建伟说,农业部和中国棉花协会预测,2009年棉花播种面积下降都在11%左右。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司副司长刘小南介绍,为了稳定棉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2月份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等措施。同时,还从市场方面加强了储备调控,稳定棉花生产。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说,去年12月以来国内棉花价格止跌企稳,开始小幅回升,特别是新棉播种期间的4月下旬,棉花价格比本年度最低点上涨了20%,带动了农民继续种植棉花的积极性,2009年棉花面积虽有所减少,但好于预期。
马淑萍说,从当前看,稳定今年的棉花生产,关键是通过落实良种补贴政策促进面积落实,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重大病虫防控等提高棉花单产和节本增效。同时,稳定棉花生产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投入一定要跟上。在新形势下,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棉花政策支持体系,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她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提高棉花良种补贴标准。目前杂交棉、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价格高,用种成本高,建议将棉花良种补贴标准由每亩15元提高到25元,进一步降低种子成本。二是将棉花纳入农资综合补贴范围。三是尽快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基地建设项目。四是坚持实施滑准税政策。五是恢复“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
储备棉出库价格将影响今年新棉上市价格
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国际棉花专业信息提供商考特鲁克(Cotlook)公司执行董事雷·巴特勒(Ray Butler)指出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考特鲁克预计,在假设全球经济出现复苏的情况下,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的消费量将增长 3%,但仍比2006/2007年度的历史最高峰减少300万吨。产量方面,由于拉美地区、中国、埃及、希腊和美国棉花的减产,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将下滑4%至2320万吨,比2008/2009年度略有减少。巴特勒表示:“我们认为2009/2010年度全球棉花产销的变化将导致库存继续增加。当然,随着棉花长势、全球经济萎缩减缓等因素的变化,这种假设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他指出,除了供应面之外,中国、印度等各国政府的市场调控措施也会对国际棉花市场的流通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际棉价。
史建伟表示,2008年度我国棉花资源总量:800(产量)+140(期末库存)-272(收储)=784万吨,略有缺口。史建伟说,进入3月后,棉花销售增加而库存减少,特别是新疆棉花销售进度加快,表明需求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棉花价格在3月份上涨速度过快,4月份涨幅减缓的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资源缺口确实不大,纺企随用随买;第二,下游无法承受高价棉,减少用棉采购。
史建伟最后指出,棉花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与国际金融危机对外需的影响和国家调控措施。如果市场棉价超过国家收储价格,储备棉将会出库,棉价会出现稳定局面。储备棉出库后的市场价格,将对新棉上市价格产生直接影响。
“预计2009年化纤产品市场价格将保持前低后高小幅上扬的走势。”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世瑛说,受全球经济危机蔓延的影响,预计原油价格维持低位震荡局面,下半年有可能恢复性上涨,国内外纺织需求在各国刺激消费的政策下,下半年亦有可能小幅增加。2009年化纤产量将略有增长,预计为2450万吨,增长2%左右;进口量将继续下降,但降幅减小,预计为65万吨,下降20%左右;出口量将继续增长,预计为185万吨,增长8%左右;经济效益基本与上面持平活略有增长,预计35—40亿元之间。
棉业可持续发展需建立长效、灵活、积极的调控机制
在会上,就如何维持棉业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和棉纺产业链的相关专家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必须重点考虑棉农利益,让棉农有稳定的收益,同时在农工商三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周声涛提出,要综合考虑粮棉比价、棉农基本收益、内外棉差价、纺织企业承受能力、流通企业合理利润空间等因素,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建立长效、灵活、积极的宏观调控机制,避免出现棉贱伤农、棉贵伤工的恶性循环。
朱兰芬则表示,近年来我国出口企业加速优胜劣汰,原材料、能源等价格上涨、汇率变化、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已把依靠低附加值生存的企业逼到死角,金融危机导致的消费低迷更是雪上加霜。无论金融危机是否发生,这类企业都须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生存空间,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企业转型过程。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说,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思考:一个国家也好,一个行业也好,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度保障,需要好的环境,负责,欲速则不达。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加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才能从危机中获得新生;为了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要统筹兼顾产业链各个方面的利益,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