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轻奢品牌或成为萧条服装市场的救命稻草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3-09-09 11:42

当快时尚的品质变差、有害物曝光,而奢侈品又在持续涨价时,一股“轻奢”风潮满足了消费者“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对卖场来说,它不像奢侈品那样吃掉太多租金收成,也不像没落的牛仔裤那样乏人买单。然而,300美元的轻奢品真能挽救萧条的服装市场吗?
  何为轻奢300美元可负担起
  近来,电商平台、商场甚至奢侈品集团都在向中国市场引入轻奢品牌。以期撬动新白领们的消费热忱。
  轻奢,用英文原文解释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300美元左右的价格、流行的设计、不错的质量、在高端商场里有门店的品牌。
  COAch可以算轻奢的鼻祖。作为年销售超过50亿美元的品牌,Coach曾经是北美市场“300美元之王”,没有任何一个皮具品牌可以与之抗衡。
  “之所以出现轻奢侈品,最早是为了照顾消费者的心理,轻奢想走大众化的奢侈品。”北京MIBC国际奢侈品俱乐部总经理于海说,“是低价又不想放弃奢侈品的光环。”
  但是大量生产本就和奢侈品相矛盾。卡地亚全球总裁本纳德曾说,在一个世纪之前,“一个国王或者贵族才能够有足够的钱买得起卡地亚,而在今天,企业家、牙医、律师,哪怕大公司的一个行政人员,也有可能买得起。也是手工艺技术在奢侈品世界没落的首要原因”。这段话在奢侈品业内流传甚广,奢侈品行业已经“不是生产真正奢侈的商品,而是要在削减成本的同时假装质量能够继续保持上乘”。
  有高于快时尚的价格,在品牌内涵上却已经偏离奢侈品的考究。轻奢同为大批量流水线产品,“顶着奢侈品的光环,却失掉它赖以生存的手工、原产地、文化等情感因素,它的核心价值便失去了”。于海说。
  但是,近年Coach已有被唱衰的趋势。一个纵横了几十年的品牌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遭遇危机,甚至一度传出被收购,也足以看出“轻奢”并不是那么容易玩的。
  渠道选择商场不愿被零租金拖累
  在于海看来,轻奢成为商场百货业的宠儿,并非因为传统奢侈品的“审美疲劳”,也并非有足够的市场需求,而是商场的无奈选择。“现在大牌奢侈品给商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以北京某著名商业街为例,开一个LV,商场方直接给出免三年租金的优惠条件,如果以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计算,每天1平方米至少50元,一个月500平方米就是750万元,尚未正式进驻,品牌商已经赚了1.5个亿。“品牌商越来越牛,商场越来越不愿和他们打这种品牌打交道。只能走别的路。”于海透露。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