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作为一款方便的小家电,在寻常家庭中越来越常见。然而,对于这类家电的辐射是否超标,对人体是否有危害的争议一直持续不断。
日前央视的一则报道让电磁炉再次陷入争议,该报道指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电磁污染会影响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甚至致癌。并称吃火锅用的电磁炉在开至最大,距离正面10厘米时,辐射值增至102.1%。于是,“电磁炉辐射可能致癌”的提醒信息瞬间在网上风传。
电磁炉真的危险吗?它是我们日常都会用到的电器,如果真如媒体所说的那么危险,那我们岂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电磁炉辐射”又可称为“电磁炉外泄辐射”。电磁炉存在一定量的辐射,因为一般电磁炉产生的磁场由于不可能100%被锅具吸收,部分磁场从锅具周围向外泄漏,就形成电磁辐射。电磁炉的辐射频率虽然大约相当于手机信号频率的六十分之一,但是真正决定辐射大小的功率却要比手机信号大得多,这个辐射功率主要取决于电磁炉的电磁波的泄漏值,泄漏越大对使用者的伤害就越大。
电磁炉辐射的来源
所有的家电产品都有辐射,但目前国家推行的3C强制认证,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及安全使用,如是否漏电等方面,而并没有强制执行电磁兼容的项目。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将50HZ的低频交流电源,转变为30KHZ-40KHZ的高频交流电源,直接加到电磁炉的线圈盘中产生大功率的电磁场,再利用电磁场使锅体产生涡流而进行加热。通常,电磁炉炉面的热绝缘板下方装有铜制线圈,电能转换装置在线圈中生成交流磁场。频率一般由20kHz至40kHz,属于极低频电磁场范畴。交流磁场通过炉面的铁磁性金属器皿时产生涡电流和磁滞损耗效应,使电能转化成热能。
普通的电磁炉在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给炉面上的锅体加热外,还有一部分电磁辐射会从电磁炉体内和锅体向往泄放,而产生人们所说的外泄电磁辐射。外泄辐射源的强度大小与电磁炉功率和电磁炉的质量有关。电磁波的辐射位置和方向越集中向上越理想,如果向外边缘就会产生较大的泄漏。
周围遍布磁场
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和社交方式的改变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造电磁场来源,环境中人造电磁场下的暴露量不断增加。从电力的产生和传输,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到电信和广播,无论家居还是工作,每个人都暴露在以复杂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电场和微弱的磁场之中。
磁场是由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电流越大,磁场越大。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电磁场无处不在,但是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在雷雨天气时,空气中局部电荷的积累可以产生电场。而地球的地磁场可以让指南针指向南北方向,鸟类和鱼类就是用地磁场来判断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