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2014年中国五金产业集群增速平均达10%

行业分类:五金机电 发布时间:2014-09-04 16:35

中国水暖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上获悉过去被称作小五金的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另据统计,2013年我国五金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了2300亿元,近几年来,产业集群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目前,我国已有46个五金产业集群。

从在京召开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获悉,过去被称作小五金的中国五金制品行业年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到2013年底统计,五金行业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大关,年出口额年出口额高达877亿美元,行业保持了年6-8%的出口增长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4万家。我国已建成各类五金产业集群46个,总产值超过了2300亿元,并保持了年10%以上的增长。新当选的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石僧兰在做新一届工作报告时表示,第五届理事会将继续引领行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加快转型,未来5年工作重点是引导行业走调整、转型、升级、创新、质优、节能、环保、安全的发展之路,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据分析,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五金行业的影响仍在,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的五金制造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一是行业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没有终端客户的软肋将更加突出;二是目前生产方式如不转变,将面临更多贸易摩擦和反倾销;三是国外从技术壁垒、贸易壁垒转向品牌壁垒。石僧兰表示,在国内,当前五金行业正处三期叠加阶段,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刺激消化期,特别是行业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等成本上升,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品牌建设仍是近期的重中之重。

据悉,五金制品行业十一大类产品设计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设计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要挖掘行业发展潜力,行业内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仍需加快转变,石僧兰表示。

可喜的是,在全国数万家五金制品企业当中,不少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了品质、装备、技术和研发水平的全面提升,形成了有品牌、有质量、有档次的行业中坚力量。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将进一步加快以高新技术、特别是智能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进一步推进行业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融合的深度结合,持续纵深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速度。继续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低成本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出口以OEM贴牌生产为主向逐步提高自主品牌比重的五大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