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外发布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50个方面阐释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提出金融业、电信业、交通等行业逐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
“股灾”会影响金融改革的进程吗?《意见》将对金融业改革未来有何指导意见?下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为大家解读。
“股灾”不会中断金融业改革进程
《意见》具体提出,要改善投资环境,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对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以及矿业等相关领域逐步减少对外资限制;有序放宽证券业股比限制,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要同步推进,建立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等。
其中提到关于金融业“改革”——“有序放宽证券业股比限制,有序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董登新对此如此形容,这是“这是顶层设计给出的一个信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信号?董登新向金融界网站解释道:“将加快中国金融行业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进程,金融业的管制将会放松,银行、券商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股灾也不会中断改革的进程。”
这份指导意见可视作中国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赵锡军认为:“中国的改革从来没有终止过。就算是在98年金融危机的时刻,中国的改革开放依旧没有中断。事实本身发展和历史发展都证明,不管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环境多么恶劣,中国的改革进程不会中止。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证券银行业要“走出去”
那么中国金融业国际化发展处于怎样的阶段?赵锡军表示:“金融业国际化的标准是依照当年加入WTO与相关国家谈判的承诺执行的。保险业是完全开放的,银行业相对开放,而当年谈判的时候,对于证券业贸易伙伴并没有提出特别要求,所以证券业的国际化相对缓慢。”
此次《意见》中对于金融业未来发展有何指导意义?董登新表示:“对外开放以来,金融业始终是堡垒一样的存在,进展比较迟缓。而此次应该是鼓励金融中介机构走出去。”赵锡军则认为:“有序放宽证券业股比限制,是将放松对于现有外资机构所占股权比例不超过49%的规定。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是指外资银行在自贸区所享有的特殊优惠,有可能被在更多的地区复制推广。”
对于目前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董登新分析道:“中国的金融资本输入走出去,必然要求金融中介机构能够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务,如财务咨询、重组并购以及投融资服务,配合走出去战略。他强调 ,“目前国内金融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资本市场的震荡有可能让《证券法》修改的难度加大,股市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监管层对一级市场还没有放松。‘对内引进来’和‘对外走出去’的战略,市场化和法制化才是国际化改革进程的前提和基础。”
金融业的改革将会走多远,深化到何种程度,没有人可以在此时下定论。董登新表示可以知道的是金融业改革将由两条主线牵引着,“其一,市场化和法制化决定这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市场化、法制化越到位,改革的风险就越低,大家对于改革越有信心。其二,市场化、法制化是否顺利决定金融监管松紧程度。市场化、法制化越顺利,金融监管将会越来越放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