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西城完成了最后2.99万户居民的“煤改电”工作,今年冬天,北京城市核心区再无烧煤的土暖气。昨天,记者走进胡同和煤炭销售点,探访结束烧煤历史的老城区。
“电采暖省事儿、干净,还省钱!”
朝阳门SOHO南侧,居住着1200户居民的大方家胡同干净整洁,闹中取静。
走进82岁的曹春兰家里,记者立即感到扑面而来的暖意。窗台上的芦荟翠绿水嫩,水仙已经开了两朵,满室清香。
屋子的角落里,一个酷似空调的长方形装置就是新换的暖气,摸一下,直烫手。“21摄氏度!”曹大妈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温度计指针,喜气洋洋地夸赞:“政府给我们换了电采暖,省事儿、干净,还省钱。三组暖气只开两组就够了,暖和着呢!”
省事又干净的取暖季,曾经是胡同居民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曹大妈在大方家胡同住了40多年,以往每到9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囤煤。胡同口、院子里,堆得哪哪都是。每天凌晨4时,还要披衣出门添一次煤,弄得身上脸上都是煤灰。
要算经济账,电采暖也比烧煤土暖气便宜。换电暖气时,政府补贴一半,每个电暖气住户只需交300元。每天晚9时至次日早6时,实行每度0.3元的低谷电价,政府还额外再补0.2元。
自2001年起,东、西城开始试点“煤改电”。今年冬天,随着最后一台变压器落地安装,2.99万户居民告别了烧煤的土暖气。再加上简易楼和棚户区也实施了“煤改电”,北京城市核心区正式结束了烧煤取暖的历史。东、西城再无售煤点
走出大方家胡同,记者又来到了位于干面胡同的一家煤铺。
干面胡同的地面上干净得看不到一颗煤渣。几经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家曾经门庭若市的煤炭销售点。能储存1200吨蜂窝煤的仓库里,如今有了新的使命,一箱箱饮料堆得如小山一般高。据了解,煤铺已经完成了转型,与饮料生产商合作,成了饮品转运基地。只有办公室里张贴的《干面煤炭销售点安全制度》,还能让人依稀看到往日煤铺的模样。
“以前,我们手里总是拿着扫帚,地上的煤渣怎么也扫不干净。”在这家煤铺工作20年的程方义回忆道,当年,东、西两城区的每条街道都有一个煤铺,一到冬天,工人忙不迭地送煤入户,从早忙到晚。
2000年,干面煤铺销售点曾经创下了一个采暖季销售8000吨煤的纪录。自2001年逐步“煤改电”之后,煤炭销售量逐年下滑,到去年,销售量仅为2400吨。今年,由于无人烧煤,煤铺自然也面临转型。
据统计,去年冬天,东、西城仍有约4万吨的煤炭销售。今年,城市核心区仅存的9家煤炭销售点全部关停转型,变成了仓库、旅馆、办公区,像程方义一样的煤炭公司职工也有了各自的新职位。
2014年二氧化硫浓度比2000年下降69%
历经16年,城市核心区的“煤改电”工作画上了句号。
东城区、西城区累计完成30.8万户居民的取暖清洁化改造,每年减少排放3080吨烟尘、2618吨二氧化硫和616吨氨氮。
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北京市年均二氧化硫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7年起,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8年的年均浓度首次小于40微克/立方米,去年达到最低值22微克/立方米。2014年与2000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累计降低69%左右。
2015年前10个月累计二氧化硫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预计今年本市二氧化硫浓度还会进一步降低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比降幅将达到35%以上。
今后,压减燃煤的任务将重点转向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仍存在使用污染较重的散烧煤现象,年用煤量在130万吨左右。通过“煤改电”“煤改气”,预计明年将压减城乡结合部燃煤50万吨。
按照规划,到2020年,本市城六区将全面实现无煤化,全市燃煤锅炉全部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