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早,巴南区姜家镇蔡家寺村会计陈明中看到家里的黑猪有些异样,顿觉紧张。半个月前,陈明中刚刚卖了一批黑猪,收入两万多元,因而现在他特别在乎这些“宝贝”。
曾经没落
姜家黑猪只剩60头
说起姜家黑猪,陈明中有说不完的话。
“过去,我们这里不少农民家里都是养的黑猪,但是由于这个品种长得太慢,养起有点划不来,所以大部分人就换种了。”陈明中告诉记者。
姜家镇副镇长张东篱介绍,2006年以前,姜家黑猪全部是散养在农家的,肉质香嫩可口,但和一些“良种猪”相比瘦肉略少,在市场上“卖相”稍差,同时,因生长过程比较缓慢,饲养成本相对要高一些,因此饲养户越来越少,至2006年,只剩60头,濒临“灭绝”。
他说,姜家黑猪因其全身漆黑而得名,是全国难得的家畜品种。姜家镇相对偏远,引进工业企业比较困难,当地环境保护较好,适宜养猪。
“无论是从品牌打造还是从带动农民增收的角度,政府都应该让这项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张东篱表示。
政府引导
传统品种获得新生
巴南区采取的办法是,政府每年投入600多万元为姜家黑猪建“家园”、设立保护区,通过在保护区内建设统一的圈舍、统一的粪便处理设施,统一黑猪饲养、受精、防疫等流程,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终究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是要靠市场主体。秉承这个观点,姜家镇开始多方招商引资。
陈敬学就是在那时进入他们视野的。陈敬学是姜家镇人,通过艰苦打拼有了上亿元身家,拥有一家仪表公司。
陈敬学的公司有300多员工,每天食堂剩饭剩菜很多,他觉得很可惜,便在公司养了几头猪——没想到,猪越养越肥,越养越多。
“何不就养猪呢?”陈敬学心头一亮。他向姜家镇表达了发展规模养猪、带动农民增收的想法。这与姜家镇不谋而合——2006年,60岁的陈敬学从仪表公司退了下来,在蔡家寺村租下近300亩地,正式当上了“猪倌”。
根据专家建议,他决定对姜家黑猪的品种进行一些改良:一是引入巴克夏、汉普夏等黑猪进行杂交,增强体质,加快生长速度;二是改变饮食结构,以喂玉米、大麦、糠麸、发酵软食等原料为主,以陈皮、苍术、首乌、茴香等中草药为辅,增加营养价值。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经过测试,姜家黑猪在保证基因稳定的前提下,长势明显加快——过去,黑猪要一年多才能出栏,而现在已经缩短到了八九个月。
陈敬学的养殖场每天都要播放《二泉映月》、《梁祝》等歌曲,“轻音乐有助于睡眠,而重音乐则能刺激它们运动,这对吸收营养、改善肉质有好处。”他还专门在猪场修建了780米长的跑道,每天都可以看到一群群黑猪在跑道上“竞赛”,配合着激昂的音乐,显得特别带劲儿。
经过几年发展,陈敬学的黑猪养殖已成规模,存栏量常年达1万头左右,年出栏量更是达到三四万头。
循环经济
当地村民普遍增收
“既然黑猪是姜家的品牌,就应该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为振兴这个品牌努力。”陈敬学说。
2011年,姜家镇蔡家寺村和水源村各成立了一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合计102人,陈敬学为每位社员送了一头种猪,鼓励他们发展这个产业。
陈明中就是那时重新加入这个行列的。再次养黑猪,陈明中惊喜地发现,黑猪的长势加快了,肉质更好了。3月26日,他卖了一批3个月大的仔猪,每斤25元,每头仔猪大约50多斤,收入两万多元,纯利润4000多元。
“过去,黑猪没形成规模,所以卖不起价,现在姜家黑猪年出栏达几万头,通过陈敬学的市场渠道,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张东篱说。
在姜家镇,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黑猪经济的受益者。“玉米市场价只有1.25元/斤,但卖给陈老板,价格却可以达到2.5元。”记者采访时,一位村民高兴地说。原来,由于黑猪基本上以玉米、糠麸为主食,需要大量原材料,拉动了当地玉米价格上涨。
现在,姜家黑猪已成为姜家镇重要经济支柱:仅黑猪养殖户就达到2000余户,而算上玉米种植户,则全镇2万余村民几乎参与其中。“粮猪沼肥”的循环模式已经形成:猪粪一部分生成沼气,另一部分制成有机复合肥,用于5.6万亩玉米施肥,农民种出的玉米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陈敬学,实现循环增收。
2012年,“姜家黑猪”成功注册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姜家黑猪正慢慢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