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纺企采购业发展壮大高品质棉市场短缺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6-04-14 14:03

据了解,自4月1日开始ICE主力合约持续上涨,引发外棉FOB、CNF、CIF报价整体大幅反弹。这是棉纺织业大力改革中的行情表现,不仅刺激着高品质棉的向前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据调查,4月上旬以来青岛、张家港、广州、上海等港口抵港外棉数量继续下滑,保税库存也减少至9.5-10万吨,以美棉、乌兹别克斯坦棉、澳棉和印度棉为主,西非棉、巴西棉数量比较少。一方面2016年度澳棉、巴西棉仍处于预售状态,预计最早一批新棉也要4中下旬装运,5月中旬前后抵港交货;另一方面目前在港、即期装运的美棉、澳棉数量少,买家可选择的空间不大,C/A棉、澳大利亚GM级棉花更是少之又少,中国买家只能将外棉作为抛储前高等级高品质原料的重要过渡,港口外棉入库和出库“双降”的另一个原因是澳棉、美棉、乌棉等清关后价格上的竞争力不足,性价比并不高于新疆棉2128、2129。

4月12日某国际棉商SM 1-7/32〞、SM 1-3/16〞、M 1-3/16〞港口现货CIF报价分别为82.65美分/磅、75.75美分/磅、74.70美分/磅,均较3月底上调了2-2.5美分/磅,折合清关后人民币报价分别为13750元/吨、12620元/吨、12450元/吨(1%关税下,不计配额转让价格),仍高于2129B新疆棉200-300元/吨,而且马值大、亏重、可纺性不高等问题同样存在。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外商和贸易商手中2015/16年度美棉、澳棉库存量都不大,库存主要集中在某大型国际棉商和棉花进口企业手中;而乌兹别克斯坦棉则80%以上集中于三、四家大棉商,其它中小贸易公司处于“没库存、没空间、没利润”的“三没”状态。一方面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供应相对充足,棉纺织厂直接同外商或大型进口企业商谈合同、仓库提货,中间商“搬砖”或垫付资金这个环节基本省略;另一方面贸易商担心4月中下旬国储棉轮出随时可能启动,一旦国储棉轮出棉花资源品质、可纺性、异纤等指标比较好,能满足棉纺织厂纺高支纱、高配棉的需要,操作乌棉、美棉、澳棉等很可能一半时难以“解套”。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