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的弊端日益显现,产能过剩、浪费严重,深陷严重亏损而不能自拔成为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但钢铁电商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中抓住了发展机遇,包括钢铁生产企业、物流公司、贸易商等在内的诸多企业都已“触电”。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等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钢铁电商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存在价格透明、交易便捷等诸多优势,随着钢铁电商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其未来将在钢铁行业逐步推广开来。
而由于钢铁电子商务作为新生事物正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国内钢铁电商发展模式并不清晰。分析人士表示,尽管钢铁电商未来将得到大力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几乎所有的钢铁电商平台截至目前仍未能实现盈利。
钢铁电商推进的软肋
虽然业内已普遍认可钢铁电商将在未来广泛发展和应用的这一趋势,但从目前钢铁电商的发展进度来看,钢铁电商的推进仍存较大的难点。
在李新创看来,由于钢铁电商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的限制条件和制约因素还有很多。与普通大众消费品相比,钢铁属于资金密集型产品,具有更高的专业性要求,钢铁产品特性决定其受众较窄,而且钢铁上下游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有限。
齐鲁证券分析认为,从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目前成交额结构来看,依然是以消费品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宗商品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同的商品降低交易成本的难度各不相同,大宗电商的推进难点就在于它很难像消费品一样降低销售成本以压低价格。这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资料直接面对生产企业,渠道往往异常扁平化,其销售费用占产品单价较低,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从价格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长江证券研报则指出,发展大宗商品电商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完成初期的客户积累。无论是高效的仓储物流还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金融,都必须基于大量的商品流水和真实交易记录,其大宗商品电商的优势只体现在客户积累完成后的大数据时代。
得仓储者得天下
对于如何更好地推进钢铁电商发展,五矿发展姚子平曾在接受本社采访时曾表示,完整的仓储物流系统是发展钢铁电商的基础,“谁先拥有一个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数码网络仓库体系,谁才有资格去说我要打造钢铁电商的现货交易平台,否则什么都是空谈。”
齐鲁证券研报也指出,钢铁流通主要包括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剪切加工、代理分销和代理采购等环节,如果综合实现以上功能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效果,无论哪一环节都离不开仓储物流系统的基础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