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山东省高青县粮食丰收调查

行业分类:农业行情 发布时间:2016-08-08 10:59

今年,山东省高青县62万亩小麦再获丰收,平均亩产达504.3公斤,较去年亩增2.02公斤,夏粮实现十四连丰。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于是很多老百姓就问了,粮食连增势头能否一直保持下去?粮食丰产还有多少潜力可挖?我们看看农业部门干部、农业专家及种粮大户、普通农户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有多少“规模化”文章可做?

沙里村农民张书光每年都是农忙在家种田,农闲外出打工。在家种田的日子满打满算3个月。“粮食多打几百斤少打几百斤对咱来说无所谓,我打工一个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顶种一年的地。”张书光说。

记者采访发现,在农村像张书光这样对土地持“无所谓”态度的不在少数。高青县农业局副局长杜作忠说,现在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发生了分化,打工的不指望种田,在家种田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之所以种田是因怀有一种土地情结,粮食打多打少,不是很计较。现在“计较”

的是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一亩地多打百十斤,看着是小数,但地亩多了就是个大数,种粮大户要的就是规模化种粮效益。”

这几年,高青集成推广宽幅精播、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高产技术,规模化种粮的新型经营主体接受起来很快,但是留守种田的老人和妇女等,就不是很积极,种地还是习惯于用老办法老套路。

杜作忠说,还是要做好“规模化”这篇文章。一要靠规模化经营,要继续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土地经营权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粮食合作社等集中,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二要靠规模化服务,要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推进土地托管等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让专业化服务组织“帮农民种地”。

有多少中低产田有待开发?

黑里寨镇中店村村北有块地叫“洼子”,意思是这片地地势较低,遇雨就涝。“这块地靠天吃饭,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收入不固定,正常年份每亩三四百公斤就不错了。去年,这里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洼子’成了‘丰产方’,五六百公斤成了正常产量。”村民郭少青说。

高青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朋说,高青农民习惯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为“丰产方”,项目通过对中低产田沟渠路林桥涵闸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奠定丰收基础。

今年,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实打验收结果表明,丰产方粮食产量比普通粮田增产10%-30%,增产效果明显。高青属“黄三角”19个区县之一,过去土质盐碱、贫瘠,经过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水利等部门十多年持续不断地开发,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是粮食实现连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

到目前,高青尚有十万余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这也是能够快速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地方。同时,农业项目实施后还有个“建后管护”的问题。“开发方内的设施,每年都有损毁情况发生,这就需要‘管护’,才能保持土地的持续高产能力。这几年,高青探索引进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担项目实施后设施的管护任务,效果很好。”李朋说。

有多少“高产秘方”需要推广?

在常家镇台李村及周边村庄,丰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洪武是种粮名人。去年,合作社种粮面积达600亩,小麦、玉米亩产分别达到1360斤和1400斤。

“我的高产秘方是‘三水’要浇好。”李洪武说,“三水”就是小麦越冬水、返青水、灌浆水。种粮讲究节令,每到一个节令,必要的措施要跟上。他举例说,去年12月,他们给地里的小麦普遍浇上了越冬水,小麦苗情非常好,不少农户因为怕冷嫌麻烦,盼着来场雪,省了这遍水,岂知一片雪花也没飘下。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小麦田,不浇越冬水,小麦苗情普遍偏弱。

在田镇街道后巩村,种粮大户巩希敏的秘方是土杂肥、化肥混用。他的做法是秋播小麦时,一亩地施上一拖拉机牛粪。夏播玉米时,随播种再追施一袋二胺。“播种带追肥,我们叫它‘一炮轰’。”因为他坚持施用土杂肥,他家的地力格外足,产量比一般农户要高。

“不少种粮大户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高产秘方。”杜作忠说,“其实,这些秘方多数都与县里的主推技术相吻合,只不过经过农民的实践和总结,叫法是土了些,但却很适合推广。”

杜作忠介绍,如何将农业主推技术转换为农民一听就懂、容易接受的“高产秘方”,成为高青着力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主要做法。高青整合“良种工程”“沃土工程”“绿色田园工程”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活动等,根据不同作物制定不同的“高产秘方”,通过在电视台开办“绿色田园”专题栏目,印成“明白纸”发放到村、组、户,把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送到农民手里。“这些‘高产秘方’得到全部推广,粮食总产将有大的提高。”杜作忠说。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