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棉花来说,也是农业纺织中的一方面,棉花的发展情况对市场来书有着决定性作用,而棉花又分不同的产地和种类,据相关数据显示,近两日,郑棉处于价格反弹行情之中,在郑棉行情的带动下,棉企皮棉报价开始骚动,新疆南疆站台“双29”、“双30”皮棉提货价涨至16000-16200元/吨,询价看货的纺企和贸易商增多,但实际成交仍然不足。
棉价上涨的原因
分析棉价上涨的原因,与近期新疆棉运输压力被放大炒作不无关系,有业内人士分析,严查超载对于棉花仓单和现货影响都较大,未来新疆棉运输状况取决于运输政策,若运力持续紧张会影响内地纺织企业棉花供应,进而影响价格。再加上纺企补库需求的推动,使郑棉多头逼仓成为可能。另外,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其他大宗商品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涨幅,从楼市、股市流出的巨资进入期货市场等因素对棉花的影响也较大。不过,棉花的金融属性虽然可能会导致商品价格大幅偏离内在价值,但这种偏离一般是短期的,长期来看,供求仍然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
下游需求疲软
据中棉行协了解,目前纺企前期竞拍的储备棉所剩已不多,部分纺企有补库需求,但大幅上涨的棉价纺企无力消化。“双29”新疆棉提货价16000元/吨左右,把500元/吨的运输补贴折算在内,到厂成本达16500元/吨(比使用储备棉增加了2000元/吨左右)。目前普梳32S、精梳40S价格分别在22800元/吨、26000元/吨左右,仅较11月初上涨100元/吨左右,远不及棉价的上涨速度。纺企反映,近期纯棉纱销售疲软,精梳高支纱更是鲜有问津,企业订单状况不佳,尤其涤棉纱销售下降明显,大订单稀少。
国内棉价飞涨,而以美棉为代表的国际棉价并未出现上涨,目前内外棉价差再次拉大到2000元/吨左右,新疆棉运输出疆不给力,加上进口棉花配额的限制,国内C32S及以下支数棉纱的产能不断下降,中小企业减停产的比例仍在上升,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低支纱将会再次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不利于纺织企业发展。
纺企原料成本负担大,经营形势进一步严峻
进入11月,国内棉花价格小幅震荡后继续上行,而此时国际棉花价格趋于平稳,内外棉价差扩大至2000元/吨左右。从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指数上看,10月底,标准级棉花价格指数略有松动,但短暂回落并没有有效缓解企业用棉贵的问题,事实上,棉花市场价格仍表现强劲。据企业介绍,新疆棉出疆到厂价高达16200元/吨左右,内地棉花主产区的棉花价格也逼近15800元/吨。
国际方面,CotlookA指数从10月至11月,价格稳中略降,目前维持在75-80美分/磅左右,折1%关税后人民币约为13000-13800元/吨。从进口棉港口报价情况看,近期印度新棉因为含水分较高,质量整体不乐观,出口量有限,报价在在15000元/吨左右;而美棉报价稳中有升,最新的美国农业部报告调减了美棉产量,对助推美棉价格有一定帮助,美棉到厂价约为16000元/吨;澳棉目前进口需求相对旺盛,性价比较高的棉花报价为16850元/吨,从海关数据上看,9月单月我国进口澳棉数量占据首位。前9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65.5万吨,同比下降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