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电子商务以很快的速度席卷了全球。许多行业的发展也开始尝试电子商务。艺术品也是其中的一个行业。
一、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1995年,美国成立了第一家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artnet.com”,拉开了艺术品电子商务时代的序幕。2000年,“嘉德在线”(artrade.com)和赵涌在线(zhaoonline.com)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上线,标志着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但随之而来就遇到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寒冬”。再加上理念过于超前,网购意识缺乏和配套条件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谓不温不火。虽然目前中国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已逾千家,但绝大多数仍然籍籍无名,惨淡经营,陷入“不烧钱不赚钱,不赚钱不烧钱”的两难境地。那么,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究竟难在何处?
(一)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品牌与定位
对于艺术品电子商务来说,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品牌”,最容易出差错的是“定位”。首先来看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品牌问题。10多年来陆续上线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当然不止“嘉德在线”和“赵涌在线”,但数得上名或者依然还在的确实屈指可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品牌不够重视。事实上,作为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品牌是艺术品品质及其相关服务的信誉保障,是将自己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的分辨器,是客户与电商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此外,由于艺术品电子商务的“透明度”远远高于传统的艺术品交易,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艺术品的真伪存疑或者出现负面丑闻,就很容易迅速发酵,引起轩然大波,并重创品牌声誉。例如,2014年8月,数十名艺术家就联名声讨某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长期任意克扣艺术家作品和拖欠款项的行为,并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因此,对于艺术品电子商务而言,必须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合适的品牌战略,才有可能在众多艺术品电子商务中脱颖而出。
除了品牌,定位同样重要。众所周知,艺术品的门类繁多。每个门类下面还可分为不同的板块。很多野心勃勃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一开始就贪大求全,希望涵盖所有门类,做“大而全”的交易平台。但事实上,就目前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而言,“大而全”战略并不合适,“小而精”战略更为可行。因为几乎没有哪一个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在艺术品的各个门类上都做到领先。假如在每个领域都业绩平平,缺乏亮点,是不可能让客户在想到某类艺术品时,就在第一时间将其与某个电子商务平台联系起来的。“小而精”的专业平台则不然。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理顺供货渠道,拥有核心客源,形成品牌价值之后,那么,这些“小而精”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能够形成市场势力,而且能够掌握定价权,成为该艺术品门类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
(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真伪与品相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艺术品的真伪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在不能“上手”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又被进一步放大。从技术上讲,假如不是与艺术家本人直接合作,要完全杜绝赝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从制度上讲,比较现实的态度其实是如何降低赝品出现的概率,以及出现真赝纠纷之后如何解决问题。早在2011年4月,商务部发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就明确指出:“鼓励平台经营者设立冷静期制度,允许消费者在冷静期内无理由取消订单。”尽管该规定不属于强制性要求,然而,对于艺术品这类极易出现争议的交易品种来说,“冷静期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遗憾的是,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在这方面做得比其他类别的电子商务差得多。从操作层面上讲,一方面,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不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麻烦,鉴定专家的书面鉴定意见一般只提供真迹证明。由于在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艺术品通常价格不高,而提供“书面鉴定意见”的成本不菲,并且难度不小。因此,退货之路并非坦途。
除了真伪问题,艺术品的品相问题也是虽然不如真伪问题重要,但也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客户在没有亲眼见到艺术品实物之前,任何影像和文字描述都可能产生偏差。因此,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艺术品真伪和品相方面的争议,就成为了制约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
(三)艺术品电子商务的仓储与物流
在艺术品电子商务的运营过程中,仓储与物流是绕不过去的重要环节。绝大多数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却由于理念问题或者经费制约,对艺术品仓储库不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而言,其艺术品的常规库存数量远超过一般画廊和拍卖公司。因此,不仅需要在尽量控制仓储成本的前提下做好艺术品仓储库的硬件建设工作,而且还需要在艺术品的到货、入库和发货方面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总之,艺术品仓储库的硬件和软件缺一不可,是艺术品电子商务运营的重要保障。
此外,物流问题同样是制约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块短板。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巨头建立独立物流体系的同时,各大艺术品电子商务平台却无力拥有自己的艺术品独立物流体系,而艺术品恰恰是最需要特殊物流服务的产业:如果依靠普通的快递公司,在安全和服务上没有保障;假如使用专业的艺术品物流公司,在数量和单价上又难以兼顾。
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模式
(一)艺术品电子商务的C2C模式
C2C是CustomertoCustomer的缩写。艺术品电子商务的C2C模式,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艺术品电子商务模式。在艺术品电子商务的C2C模式中,电子商务平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第一,买卖双方素未谋面,假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可信度的艺术品电子商务将交易双方汇集到一起,那么,单靠客户漫无目的地搜索,是很难发现交易机会的。
第二,艺术品电子商务担负监督和管理的职责,负责对交易双方的诚信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对交易行为进行监控,最大限度地避免欺诈行为的发生,从而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实现电子商务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艺术品电子商务还能为交易双方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例如,帮助卖家开设个人店铺,发布产品信息,制定定价策略,等等。又如,帮助买家搜索、比较和选择艺术品,等等。正是由于有了类似的基础性技术支持,C2C模式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被广大客户所接受。
(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B2C模式
艺术品电子商务的B2C模式,是指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艺术品电子商务模式。从理论上讲,与艺术品实体店相比,互联网上的艺术品商城具有产品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再加上无区域限制,无时间限制,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
(三)艺术品电子商务的O2O模式
艺术品电子商务的O2O模式,是指将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的艺术品电子商务模式。有人认为,只要一家企业既涉及到网上商城,又涉及到线下实体店,就可通称为O2O。也有人认为,O2O是B2C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不管怎样,其核心都是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对于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而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道路非常重要。对于买家而言,O2O平台提供了及时而丰富艺术品信息,以及线下的艺术品鉴赏机会,有效解决传统的艺术品电子商务不能看货和难以上手的体验性困境,提高成功交易的可能性。对于O2O平台来说,O2O平台可以为买家提供线上点评和交流的机会,吸引具有高黏度的买家,进而能争取到更多的艺术品货源。从而形成O2O交易闭环的良性循环。假如没有线下资源的支撑,线上交易就是无本之木。如果没有线上交易的积累,线下资源也会各自散去。
三、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前景
对于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前景,人们的看法不一,悲观者和乐观者都有。看淡者强调的是艺术品的特殊性和老一辈收藏者的交易惯性;看好者注意到的是艺术品电商的创新潜力和新一代收藏者的亲电商性。但无论观点如何,理由其实更重要。总的来看,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前景至少受到年龄结构、消费习惯和商业创新三个方面的影响。
从年龄结构来看,上海泓盛拍卖的客户平均年龄为52.3岁,“赵涌在线”的客户平均年龄为42.3岁,相差约10岁。这说明,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客户比艺术品传统交易的客户要年轻。对于老一辈艺术品买家来说,由于消费习惯和可用技术等问题,从未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网购过艺术品,甚至从未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网购过生活用品都是很正常的。但随着70后和80后买家的成长和成熟,客户群体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从消费习惯来看,70后和80后买家大都非常熟悉网络,拥有网购经验,并且基本认同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事实上,对于所有的艺术品交易平台来说,不能适应网络,就不适合年轻一代。无论信息传播方式,还是艺术品交易方式,都存在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因此,随着艺术品买家的更新,年轻买家会轻而易举将网络消费习惯带到艺术品交易中去,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商业创新来看,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依然受到一些技术和制度方面因素的制约。事实上,艺术品电子商务解决不了的艺术品鉴定难题对于线下交易而言同样是个“老大难”问题。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保险和支付等相关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随着艺术品电子商务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尤其是O2O模式的创新和细化,艺术品线上交易和线下交易的边界会日益模糊,从而实现交易闭环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分为两个途径:总之,一些有可靠来源的艺术品,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容易出现真伪争议问题的,则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的交易方式比较好。中国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还需依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