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6年,可以说是大宗商品的“牛年”。展望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又将何去何从?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下称CDRC)秘书长刘心田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大宗商品‘牛’仍会跑,但相对2016年下半年冲刺性的‘疯跑’,或逐渐变成‘慢跑’。”
为何“疯跑的牛”会变成“慢跑的牛”,刘心田认为,主要是市场动能发生了微妙变化。首先有新增动能,即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提及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撸袖”效应应运而生。受到鼓舞,新年后全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政府也适时推出了大量新项目。消息面利好频传,2016年GDP增速超预期,2017年1月进出口数据表现亮眼——进出口总值2.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经济的“精气神儿”是近五年中最为亮眼的。
其次,“传统”动能仍存。一方面是市场的“T效应”(涡轮效应)延续。2016年二胎政策的放开和其他需求刺激政策再次激活了人们的热情,房地产市场走强映射了人群的增压心理,信心涡轮走强发力给大宗商品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017年来自二胎、供给侧等方面的政策红利依然会持续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外部压力,“T效应”将继续发热。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的周期性动能。经历了近五年的经济下行后,大宗商品自身在2016进入景气周期,2017年市场仍处于行情周期。惯性的力量也会导致行情周期持续下去,惯性和周期叠加在一起将成为市场前行的一种力量。
另外,2017年也多了负向动能。刘心田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说,1月央行出台的货币政策,流动性收紧信号明显。同时,购房政策也趋冷趋严,国家去泡沫化的意向明显。流动性的减少对于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2017年全球流动性都会紧缩,对市场“疯牛”是不利的。
刘心田还强调了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另一大看点,即经济环境变化和市场结构调整带来的价格再定位。2017年供给侧的调整将继续带来市场整体结构的变化,原本过剩的行业过剩压力缓解,诸如煤炭、水泥、钢铁、玻璃等行业或板块结构性变化将更加明显。
刘心田认为,2017年大宗商品市场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再定位。2016年市场的飙升使得很多商品价格脱离了原本的轨道,2015年价格最低接近300元/吨的铁矿石、动力煤,2016年两者却站上了600元/吨附近。今年2月13日,动力煤秦皇岛报价592元/吨,铁矿石青岛港报价660元/吨。价格的剧烈变化说明品种在进行市场再定位,今年或是商品价格再定位“尘埃落地”之时。以原油为例,经过2015年的大跌和2016年的大涨,2016年四季度迄今WTI价格一直稳定在50—55美元/桶区间,基本可以视为完成了“价格再定位”,这个价位或成为“新常态”。
刘心田预期,2017年一季度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多数商品有望“疯”一段,但二季度开始,热度有望降温,下半年多数大宗商品会完成价格再定位进程,找到“十三五”中后期的价格“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