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人机圈内不断传出“噩耗”。裁员风波尚未平息,无人机监管问题再升级。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短暂爆发之后,无人机或迎来重新洗牌与规模缩减。
近几个月,无人机圈内“噩耗连连”,国内外数家无人机制造商裁员的消息接二连三,资本市场对无人机的投资规模也在逐步放缓。让人不禁开始质疑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无人机市场“乌云盖顶”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国内外数家无人机制造商裁员的消息无疑给无人机市场泼了盆冷水。2016年12月,智能无人机公司亿航被曝裁员,亿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熊逸放表示离职的员工人数约70人,占员工总人数20%。
国内排名第二的无人机厂商零度智控紧随其后。去年9月份才获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的零度智控,在2017年第一天就发生人员调整,实际离职人数134人,约占员工总人数的25%。
不仅如此,作为无人机市场独角兽的大疆也难逃厄运。根据无人机市场2016年三季度跟踪报告指出,大疆的市场份额首度出现下滑。尽管大疆去年的销售额仍有增长,但利润却已经出现下滑。
在国外,不利消息也接连传来。1月11日,法国科技公司Parrot发布季度业绩预告,透露旗下无人机业务在该季度创造的营业收入低于预期目标,宣布已经与员工代表谈判,将会裁撤无人机业务部290名员工,约占总员工数量34%。紧接着,1月12日,美国无人机制造公司Lily Robotics宣布停业倒闭。
安全隐患“雪上加霜”
在裁员风波尚未平息之时,无人机“黑飞”事件也层出不穷。近期,国内好几个机场繁忙的航线频遭“不速之客”入侵:2月2日,国航CA1918航班在四川绵阳机场跑道上方遭遇无人机;2月5日,云南昆明长水机场发生两起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保护区事件。
“近两年,由于消费级无人机爆发性增长,而相关管制政策及法律法规滞后,再加上消费者安全意识缺失,导致近期无人机操作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业内人士如是说道。对于无人机企业而言,安全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特别是对于行业排名前几位的企业来说,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据《2016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从事无人机行业的企业有1200多家,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160多家,总产值超过320亿元。然而,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无人机的使用都处于使用者没有资质、也未取得飞行许可的“黑飞”状态。
行业迎来重新洗牌
尽管外界对无人机行业存在安全和监管上的争议,但是事实上,国内无人机公司却并没有停止向海外扩展的步伐。
继大疆一骑绝尘地占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之后,行业应用的技术也在出海。除了亿航的载人飞行器,同样位于广州的极飞科技率先在日本设立分公司,投入日本的农业植保领域中。
可以说,受到裁员风波以及安全监管问题的影响,如今无人机市场正在进入洗牌期。尽管在外人看来无人机进入低沉期,但业内人士表示,洗牌对于行业来说并不是坏事,市场回归理性,大公司可以思考新方向,小公司往细分市场继续耕耘。
以消费级市场来说,大疆也面临着增速的放缓,在C端的消费市场外,也往安防、电力、巡线、搜救、植保等行业应用上发力。目前来看,航拍的应用占据了无人机应用的主流,随着近两年农业植保的推广,普及度逐渐上升。大疆也成为新玩家,与极飞科技不同的是,大疆仍是销售整机,极飞则是侧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