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装备工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巨大的产出能力、若干领域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一定的创新基础等等。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中国前30年高强度投资带来的大量需求分不开的。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大规模投资建设周期已经结束,而装备工业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任务不但艰巨,而且十分紧迫,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装备工业或将进入一个中低速甚至是负增长的周期。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装备工业遭遇困境,装备工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这个任务十分紧迫。2016年,国内机械工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分别为24.55万亿元和1.68万亿元,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474.55亿美元,同比下降2.86%。
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我国机械工业现在正在低位运行。
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的产业调整升级,使装备工业面临的任务十分紧迫。如今,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收缩与结构变化,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术与制造附加值得不到市场的承认,使制造业的赚钱效应下降到无法容忍的地步。顶层亲力亲为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在于试图将德国与美国的“工业4.0”嫁接到国内的制造体系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而密集的新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譬如,美国的“软”实力与德国的“硬”制造。的确,为了强化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2012年3月,奥巴马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建立最多45个研究中心,以加强高等院校和制造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有机结合。2013年1月,美国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投资10亿美元集中力量推动数字化制造、新能源以及新材料应用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先进制造业能力的创新集群。德国提出的工业4.0,是基于强大的机械制造技术、嵌入式以及控制设备的先进设备和能力,关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深刻改变。
不过了解这些,对改善国内制造业的生存状态起码在短期内几乎不会有什么帮助。好吧,那就让更多的概念“火”起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再包括工业4.0的技术支柱———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型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等。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为重塑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制高点,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振兴制造业列入国家战略。在新的格局形成过程中,装备工业面临的挑战是长期性的。
没有持续的创新,不能围绕产业链建立创新链,中国装备工业不可能发生质的转变。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奥尔森的《权力与繁荣》一书中反论证说,经济成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存在可靠且明确界定的财产权利和公正的契约执行权利;二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
那么我们来观察当下国内制造业内契约精神的状态,是否就可以定性一下产业生态环境的品质呢?不用细致调查,几乎每一个为那些大企业进行配套的中小企业都会有一些故事要讲。
从这个意义上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也好,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好,似乎很有必要先从规整产业的生态环境入手,不清除产业环境中的“雾霾”,就不容易产生强健而有持续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而这些需要非一般的勇气与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