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在给小宝宝吃水果的时候,都会适当的加热一下,这样的做法对吗?我不知道你家这两天,有没有在上演一场“水果大战”,反正很多家庭有!加热?还是不加热?这根本不是问题,是你想多了!
如果要给宝宝加热水果,你考虑的无非就是:
1. 加热会破坏水果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导致营养流失;
2. 和生吃那个鲜脆劲儿比起来,蒸煮过的水果口感不敢恭维。
针对顾虑1,我们得分情况而论。
对于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比如猕猴桃、草莓、橙子等就不适合加热。营养损失不说,关键那个口感啊,软塌塌的,反正我是不想再尝试第二次了!
那对于维生素C含量低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桃等,维生素C 的含量只有1 ~ 5 mg / 100 g,加热一下也损失不到哪里去。
当然了,加热的水果自然也有人家的好处:
1. 纤维软化后,对宝宝的胃肠道刺激小;
2.水果加热后,破坏了某些对胃肠道有伤害的蛋白酶,减少了对宝宝消化道的刺激;也绝大程度上解决了多酚、单宁等对宝宝消化功能有影响的物质。这种方式尤其适合我们容易腹泻,消化不好的宝宝。
总体来说,你可以直接给宝宝吃,只要宝宝吃了没什么不舒服就好。
或者,你也可以稍微加热一下。比如说,你可以将水果稍微在热水里泡一下;或者切成块蒸,煮一下都行,再给宝宝吃。
所以说,水果到底要不要加热,问题不在水果本身,在咱家宝宝当前的身体状况。宝宝身体健康着呢,你可以直接吃;宝宝如果有点腹泻,消化功能不好,蒸煮一下最好。
现在加热与否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我在宝妈们的留言中发现,给宝宝吃水果时,还是会被一些谣言所误导。对此,我整理了九大宝宝吃水果的误区,来一致解决宝妈们的疑惑!
误区一
水果打成果汁,宝宝更好吸收?
谁?说?的?!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给1岁以下的宝宝饮用果汁。因为果汁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反而会增加宝宝肥胖和龋齿的危险。
对1~6岁的宝宝,每日的果汁饮用量也要限制在120~180毫升!
误区二
催熟水果,会导致宝宝性早熟?
这你可就冤枉人家催熟剂了!事实上,我们还得感恩乙烯利这项伟大的发明!
植物生长本身会产生乙烯,即便人为不添加乙烯利,人家也会成熟。但是,一旦这种热带、亚热带的水果成熟了,很难长时间保存,就休想把它长途跋涉,运输到别的地方去。
为了实现这些热带水果的南国北运,自然,乙烯利成了最大的功臣!
关键是,乙烯利处理过的香蕉,并没有损失多少营养物质。
在本质来说,乙烯利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性激素。一个是催熟植物的,一个是催熟动物的,都有各自的地盘,不会乱来的!
还有那一丢丢残留在果皮上的乙烯利,也不用太担心。
你想啊,如果使用大量使用乙烯利的话,会导致水果成熟过快,腐烂的也快,影响销量。商家不傻,自然不会使用大量乙烯利,所以果皮上的乙烯利残留不会很大。其次,乙烯利溶于水,咱就好好洗一下就行了!
误区三
苹果中的大部分营养都在皮上,千万不可削苹果皮?
最好削皮!
苹果皮中确实含有一些营养素,比如原花青素、黄酮等,但含量着实有限,根本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高。你通过吃苹果皮摄入的这点营养素,也不会对健康起到多大的作用!
反而苹果皮上残留的农药会对健康有影响。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专门针对中国发布明确建议:削皮!
而且,清洗并不能保证彻底清除掉残留在果皮表面的细菌和农药,因此最好是削皮再吃。
这并不是人家对我们的歧视或者偏见,他是切合实际的,根据中国当前的整个种植大环境,所给出的科学建议,也是在对我们的健康负责!
误区四
洗水果的水居然有颜色,染过吧?
这个,得看情况!看来,你还是不了解人工合成色素!
草莓是被投诉最多的。有很多宝妈反应说,草莓吃着吃着嘴巴还给变红了;还有部分宝妈反应说,用盐水泡了泡,水红了……
先被急着怒骂无良商家,先低头看看你手里的草莓确实是完整的?没有被压坏吗?
因为草莓中有一种天然色素——花青素,它能溶于水!如果你手上的草莓正好被压坏了,或者洗的时候给抠破了,花青素释放出来后溶于水,自然你就看到了“掉色”的现象。
而实际上,这个色,是草莓自带的色,不是人工色素合成的色!况且,真正的人工合成色素的着色力都很强,才没那么容易掉色呢。
那如果你手里的草莓个大饱满,表皮完好,水还有色,那可就得打个问号了!
误区五
给宝宝吃水果,多多益善?
净胡说!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营养需求不同,自然需要摄入的水果量必定有差异。
1周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吃水果的量,建议是:
6~7 个月:这时候宝宝刚开始加辅食,一小勺就可以了;
8~9 个月:约20~30 g;
10~11 个月: 约50 g。
1周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吃水果的量,建议是:
1~2 岁:75~100 g;
2~3 岁:150 g。
误区六
水果早上吃是金,下午是银,晚上是铜,半夜是铅?
这句话你第一次从哪里听来的?奶奶那里?还是?
他们的理论无非就是,晚上胃肠道不运动,吃进去的水果不会被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
话说,晚上的胃肠道居然不运动,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事实上是,胃肠道是为消化食物而生的。只要有食物进来了,它就得开始干活,消化食物!而且消化吸收的能力好还是不好,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和进食时间着实没有多大关系。
换句话说,不论你早上吃还是晚上吃,消化系统对水果的吸收都没有区别。
误区七
水果打蜡还能吃吗?
能!
放心!人工果蜡在体内,没办法被消化,也不会被人体所分解吸收。到时候,它就随着排泄物排出体外了!
误区八
苹果有一丢丢坏就不能再吃了?
这个得看情况!
苹果“坏“”分为三种“坏”:
1. 运输中颠簸,磕磕碰碰,或者你洗的时候不小心甩飞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这样“坏”掉的水果,是由于它的细胞发生了破损,细胞质溢出。在磕碰后,尽快在短时间把它吃完,是不会影响到健康的!
2. 温度太低,冻伤的;
这个绝大对数是由冰箱造成的。这样“坏”掉的水果和上面磕碰的水果一样,也是细胞发生了破损。同理,也要在短时间内尽快吃完。否则,一旦被致病微生物侵袭,问题就不一样了。
3. 微生物的侵染引起的霉变腐烂;
一个字,扔!
那一部分好着的水果,只是你的肉眼看着好着呢!实则,果肉里面已经被霉菌扩散侵袭了!不论是你,还是宝宝都不要去亲尝了!
话说回来,你在扔霉变的水果时,说不定还得和长辈争执一番。他们的节约嘛,你懂得!所以说,为了健康也好,为了减少这种口舌之争也罢,咱最好现买先吃!
误区九
果泥和果汁,哪个更有营养?
抱歉,比起直接吃整个苹果来说,它们两个营养都不咋地!
因为水果越少被折腾,宝宝吸收到的营养价值就越高!
对于果汁,如果你家宝宝是1岁以内的话,就想都不要想了!我在开头已经着重强调过了,要切记!
对于果泥,我们一般会用两种折腾方式来做:
1. 用小勺子直接在水果上刮果肉;
2. 先切成小块,再在碗里捻成果泥。
这两者,你最好用第一种方式折腾!
因为直接刮果肉,简单省事,速度快,水果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短。而后者,三折腾两折腾,果肉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长。维生素 C 氧化损失增加不说,果肉被细菌污染的概率也大!
这么些个误区,其实只要你一深究,也不过都是些纸老虎罢了。说到底,我们是被现在的这个饮食大环境吓怕了。从五谷杂粮到果肉蔬菜,时不时给你爆出来个“无良商家造的无良事件”。最早之前的“人工色素添加”“四只腿的鸡”,近日的热搜“无骨鸡爪”,赶明儿又不知道能给你整出来个什么幺蛾子……
所以说,在我们有能力去从根源上制止这些“人工”之前,在食物这块,我们多个心眼没坏处,不论是对宝宝还是对我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