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的驱动力。但其实,在消费级应用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大多仍然是浅层次的;在基础研究方面,中国离美国仍有较大差距。人工智能“狂飙突进”的背后也暗藏隐忧。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现在,我们似乎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它带给我们的好处可谓是多不胜数。比如如今的汽车已经可以做到智能泊车解决了大多数新司机泊车难的情况;现在大多数搬运工作也可以用机器人完成。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重点。依照今年7月中国政府发布的有关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目前,国内外巨头正加速在人工智能领域广泛布局,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继国务院 7 月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之后,12月中旬,工信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当中明确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三年发展方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17个领域受到关注。
从2014年起,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业潮就开始兴起,2015年是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创业年,涌现了相当一部分优秀的创业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虽然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但人工智能创业热情并没有太大的减退,这说明,人工智能作为前沿技术,随着商业化场景的拓展,人工智能的产业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2016年到2017年,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机构就达到近150家,2016年全球投资金额逾200亿美元,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设备被认定为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
就像前几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一样,人工智能在2017年再次成为巨头的“盛宴”,而且这一形势可能还会有增无减。在众多峰会、论坛、报告中,因为人工智能的“赋能”,2017年似乎是离未来智能时代最近的一年。
最能体现人工智能的便是现在的高科技机器人了。它们拥有人类一样甚至更好的智商。最为显著的例子有alphago,它在2016年3月在围棋方面战胜了李世石,成为世界围棋排行榜第一位。并在同年的7月战胜了中国天才柯杰。让世界震惊。从而让人对人工智能的担忧加深。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人觉得机器人会做主导地位。其实不然,以后的机器人如果能自主思考,必然也有处理机器人的方法。机器人只是一个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工作的一个工具。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标榜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企业运营。然而,在基础设施层,人工智能强依赖的数据累积和分析环节仍然薄弱,数据流通方面存在法律法规的缺失,强人工智能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尽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产业布局、技术研究等基础设施正处于进步期,随着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而随着众多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的诞生和成长,人工智能将出现更多的产业级和消费级应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