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到底有没有保健作用?常吃保健食品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吗?保健食品行业的相关法规已逐步完善,各级监管部门更是加大对保健食品的监管力度,让人们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在“大健康”时代的背景下,保健食品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17-2022年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保健品行业的规模仅有1131亿元,去年保健品行业规模达到了2644亿元。近几年来,中国保健品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预计2017年保健品规模将达到2927亿元。资料显示,我国消费者在保健品的消费额占总费用的0.07%,内地居民在保健类的消费支出也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显然,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以销售渠道为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直销占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外渠道的份额是,20%来自于药房,20%来自于电商(其中40%—50%来自于跨境电商)。
随着“互联网+”热潮的来袭,保健食品电商悄然兴起。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口480亿美元,增长3.83%。
海外代购有风险 消费者购买要谨慎
近年来,许多人热衷购买海外保健食品。一些消费者表示:“感觉国外的保健品吃起来更安心。”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表示,“海外代购保健品的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前两年就火起来了,和代购奢侈品是一个概念。”其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海外保健品之所以这么火,和国内消费者对国内的保健品缺乏信心。
海外保健食品主要以海外代购和跨境电商为主要销售渠道,在海外代购销售模式上,以微信为主要销售路径。微信朋友圈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海外代购保健品的信息,保健品的种类很多,老人吃的、孩子吃的、孕妇吃的都有。钙片、维生素、蜂胶……在网上检索发现,海外代购的保健品种类多、来源广,有澳洲的,有欧洲的,也有美国的。不少人都标注上“直邮”“代购”等字样。
在跨境电商销售模式上,以电商平台为主,有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等。有些电商平台上也会出现一些海外保健品,但在国家食药总局特殊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中查询不到该产品的资质。而且在这些海外保健品宣传页面上并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在普通食品销售专栏中,打着普通食品的旗号,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海外保健食品。针对海外保健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网站上查询不到相关注册信息的问题,笔者咨询某些平台客服,客服并未给出正面回答。
通过海外代购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吗?在张咏看来,国外的保健品一样会出现假冒伪劣问题,消费者不要认为通过海外代购的保健品就一定是可靠的。“美国、欧洲等地不是没有假货,食品安全方面也不是不会出问题。”张咏提醒消费者,不要认为“外国的月亮就一定是圆的”,海外代购保健品也有风险。
纽约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近日发出调查报告,并致函美国健安喜等四大零售商,称四大零售商出售具有潜在危害的植物维生素补充剂。报告称,许多潜在易过敏的草本成分并未标明于标签,要求零售商将这些产品立即撤下货架。
此外,新西兰市场的鱼油保健品也被曝质量有问题。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人员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新西兰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鱼油产品,所含脂肪酸成分Omega-3低于标记含量。另外,多数产品的氧化程度超过建议上限。
在近期全国曝光的网上代购境外保健食品案件中,已经有不少海外产品被证实是假冒产品。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微信朋友圈内代购保健食品的人,很有可能卖家自己也不确定产品的货源和质量是否真有保证,难免有黑心商贩用假产品换个“新包装”混进市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购买保健品 认准“蓝帽子”
张咏说,国外没有保健食品的概念,而是叫做膳食补充剂。国外的膳食补充剂进入到国内市场,必须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并取得注册证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证号的标准格式为“国食健字J+8位数字”或者“卫食健进字(年份)第××××号”。“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标示‘蓝帽子’及注册证号的才是保健食品,没有标示的均不是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张咏表示。有些国外的膳食补充剂进入中国市场后,取得的是普通QS标志,但却和保健食品混淆在一起。张咏提醒消费者,海外代购的保健品也会出现一些“假洋鬼子”,虽然号称是国外代购的,但其实是中国生产的。“国内也有好的保健品,如何辨别真假,这是关键。”张咏强调,经过相关部门的大力整治,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得到规范,现在问题主要是销售环节的夸大宣传。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依法应当注册的保健食品,注册时应当提交保健食品的研发报告、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安全性和保健功能评价、标签、说明书等材料及样品,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经组织技术审评,对符合安全和功能声称要求的,准予注册;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对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作出准予注册决定的,应当及时将该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依法应当备案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的材料。第七十八条: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第七十九条:保健食品广告除应当符合本法第七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其内容应当经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取得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并及时更新已经批准的保健食品广告目录以及批准的广告内容。
一些洋保健品有夸大功效的嫌疑,还有一些洋保健品曾因涉假和有效成分含量不够而被曝光过。专家提醒:不要盲目迷信洋保健品。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认准外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正规保健食品都有对应的批准文号。若对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有所怀疑,可记下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的特殊食品数据库中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