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7年,我国棉花行情走向如何?棉花产量与植棉面积较去年有何变化?储备棉去库存工作对我国棉花市场又有何影响?是否满足了我国棉企的用棉需求?此外,过去的2017年棉纺织行业又有哪些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关注?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行业情况
“棉花产量”一直是棉纺织产业上下游时刻关注的话题。今年以来,扛起我国“棉花产量”大旗的新疆棉区,继续以绝对的棉花单产水平以及棉花播种面积优势保证了国内的用棉需求。在我国棉花市场产量、需求双双增加的同时,国外棉花供给极为充沛,市场呈现宽松态势,国产纱一定程度上受到进口纱价格优势的冲击。
棉花产量增长2.7%
2017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4844.5万亩,比2016年减少219.9万亩,下降4.3%。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其中,新疆总产量比上年提高7.1%。
9月,各地陆续开展新棉采摘。
新疆棉拉高全国棉花单产水平
2017年,我国棉花播种面积较2016年下降4.3%。分地区看,新疆播种面积较2016年增加236.9万亩,增长8.7%。其他棉区受种植效益低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植棉面积减少较多的趋势,其中,黄河流域棉区减少322.7万亩,下降24.3%;长江流域棉区减少145.5万亩,下降14.9%。总体上看,虽然今年植棉面积少于去年,但产量却保持增长,全国棉花单产有所提高。
新疆兵团棉田里,采棉机正在采摘棉花。
2017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113.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7.7公斤/亩,增长7.3%。其中,新疆棉区由于规模种植面积增加,单位棉花产量增加5.9公斤/亩,增长4.4%;黄河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5公斤/亩,增长2.1%;长江流域棉区单位面积产量减少2.6公斤/亩,下降3.6%。
201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从2016年的53.5%,进一步扩大到60.8%。因此,尽管2017年其他棉区棉花平均亩产比上年略减,但由于新疆棉花产量达138.6公斤/亩,高于国内其他棉区平均73.9公斤/亩的水平,其棉花单产水平提高以及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的提高拉高了全国棉花单产水平。
产需缺口略有收窄
2017年,全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消费量约为787万吨,产需缺口约为239万吨,比上年度略有收窄,但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格局形成较大反差。
国内尚存缺口全球供过于求
2017年是全球棉花资源充沛、供给大于需求的一个年度。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产量大于消费367万吨,库存消费比上升到66.54%,改变了此前连续两个年度产不足需的紧张局面,为2000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棉花供给极为充沛。而我国棉花市场偏紧,产量、需求双双增加,供需缺口超过200万吨,随着中国储备棉大规模轮出,国内棉花供求水平快速走向偏紧态势,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格局形成较大反差。
2017年,我国棉花产量为548.6万吨,比2016年增加14.2万吨,增长2.7%。消费量约为787万吨,产需缺口约为239万吨,比上年度略有收窄。但国外棉花市场的宽松给国内棉花市场造成了压力,使国内外棉价差进一步扩大。2016/2017年度内外棉价差基本维持在1000元/吨~2000元/吨之间,尤其在储备棉轮出期间,内外棉价差只有几百元,甚至一度形成倒挂,国产棉低于进口棉。
2017/2018年度初期,随着全球棉花供应的增加,外松内紧的预期使内外棉价差再度扩大到2500元/吨左右。12月,国内外棉价差回落到2000元/吨左右。
棉纱进口量增加0.61%
2017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0.14万吨,同比增长0.61%;累计出口棉纱32.40万吨,同比增长8.49%。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是棉纱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
进口纱价格优势冲击逐渐减少作
2017年储备棉轮出期间,国产纱竞争力明显增强,外纱进口量大幅回落,随着储备棉轮出结束,外纱进口量有所回升。
2017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160.14万吨,同比增长0.61%;累计出口棉纱32.40万吨,同比增长8.49%。特别是9月份以来,国内外棉花价差逐步扩大,进口纱价格优势开始显现。今年9月,我国进口棉纱约16.74万吨,同比增加8.73%,环比增加5.44%,打破了2017年3月以来外纱进口连续6个月负增长的有利局面。
国内棉纱价格高于国际棉纱价格是棉纱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国产纱与进口纱价格差拉大时,进口纱数量明显提升。但可喜的是,国内外棉纱价差并未持续扩大,在10月中旬,国内C32S、JC40S价格连续下调,截至12月上旬,累计跌幅分别为340元/吨、420元/吨。近期国内纺织企业仍在继续下调纱价,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棉价弱势下调,纺企用棉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临近年底,企业降价促销,回笼资金。
此外,随着国内纺企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进口纱在质量上较之前有很大提升。目前,印度、越南、印尼、巴基斯坦进口纱报价较稳定,虽然进口纱相较国产纱有价格优势,但成交量较前期有所降温,下游企业按需采购。目前,内外棉纱价差回归,仅在600元/吨左右,减少了进口棉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业内普遍认同,只要内外棉纱价差控制在1000元/吨以内,国产纱竞争优势就会明显。
新疆棉花机采率超25%
2017年,全国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新疆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比上年增长4%,2017年新疆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比上年增长11%。
本年度机采棉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
2016年,机采棉一度成为香饽饽,受到市场青睐。而今年新疆地方棉花和兵团棉花价格相差不大,纺企采购商认为,相同质量等级的机采棉和手摘棉价格相差不大时,企业更愿意使用手摘棉,因为其可纺性高,在纤维长度、强力、马值指标近乎相同时,手摘棉可纺性仍然优于机采棉。
比较来看,今年机采棉和手采棉的质量指标情况差距有限,再根据市场整体购销情况,可见今年机采棉受欢迎程度较去年有所下降。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含杂率偏高,质量下降。机采棉在喷施脱叶剂期间遭遇阴雨天气,脱叶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其含杂率普遍超过正常指标。新疆采购商表示,机采棉含杂高虽然和天气有关系,但和喷施效果也有关系,经过对比发现,无人机喷施效果不如人工喷施效果。
业内人士介绍,新疆兵团棉花之所以在大规模实行机采后出现棉花质量下降的现象,有具体的原因,也有系统的原因。比如现在机采棉品种多、乱、杂,一个团场几个品种;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针对的是籽棉产量,用户追求高产量等。
如今,发达国家采净率在80%左右,而兵团机采棉的采净率普遍在95%以上,齿轮收紧,追求产量却影响了质量。对此,业内专家指出,棉花机采是系统工程,提升机采棉质量需要全程把控。机采棉技术的成熟与机采配套工序的不协调,是导致兵团机采棉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二、热点事件
2017年,我国棉纺织行业政策不断优化。储备棉去库存初战告捷,储备棉去库存工作是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理念和机制创新的有效实践。目前,储备棉规模已趋近合理水平,国内棉价运行平稳,国内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效益回升,促进了我国棉纺织行业稳步发展。此外,棉纱期货的上市交易,进一步帮助棉纺织企业稳健经营,提高了整个棉纺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棉花加工资格认定的取消,有利于棉花加工市场形成有序的竞争环境。
棉纱期货8月上市
8月18日,棉纱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是继棉花期货后,棉纺织产业链条上的第二个期货品种。棉花期货上市引起了纺织产业链相关企业,尤其是棉纺织企业的高度关注。
棉纱期货在郑商所正式上市。
与棉花期货形成“套保链条”
在我国市场上,郑商所于2004年6月推出棉花期货合约,经过13年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棉花期货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得到逐步发挥。目前,棉花期货已经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上的“明星品种”,“郑棉价格”也成为广大涉棉企业高度关注,影响棉花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
而在棉花期货之后,又一个棉纺织产业链的期货品种——棉纱期货的上市,对于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形成公开、透明和权威的棉纱价格,提高我国棉纱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可以为棉纱生产和消费企业提供规避棉纱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帮助棉纺织企业稳健经营;三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棉农合理调整棉花种植,提升市场在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
如今,运用期货工具的新疆涉棉企业数量明显增多。郑商所数据显示,在棉花期货市场上,新疆涉棉企业形成的仓单量已超过市场注册总仓单量的一半。棉纱期货上市后,能够与棉花期货形成“套保链条”,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疆棉花产业的资源集群优势,更好地促进新疆棉花和棉纺织产业发展。
储备棉轮出延期
2017年储备棉轮出于3月6日起正式开始,销售截止时间延长至9月29日。9月4日~29日轮出期间,只允许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储备棉,并仅限于本企业自用。
纺企竞拍踊跃成交率达73.63%
今年挂拍交易启动以来,储备棉累计投放437.83万吨,实际成交322.36万吨,成交率为73.63%。在停止非棉纺织企业参与竞买后,纺企成交量占比提升至100%。在2017年成交的国储棉中,新疆棉成交183.74万吨,占成交总量的57%;地产棉成交138.62万吨,占成交总量的43%。新疆棉品质较高,可纺性较好,成为竞拍的“香饽饽”。
储备棉轮出延期后,成交率持续看涨,一方面是由于下游企业的棉花需求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纺企提前备货;另一方面是8月初国储棉的竞拍定价大幅下调,性价比明显提高,高性价比带动了下游纺企采购热情,所以国储棉的总体成交率持续走高。
储备棉轮出的延期符合储备棉轮出政策确保纺织供应的原则,对新旧棉交替期棉价稳定起调控作用,有利于新旧棉花接轨,保证了纺企用棉需求,帮助棉纺织企业平稳度过新旧年度。
同时,通过最近两年大规模的轮出,中央储备棉财政负担减轻50%以上。储备棉轮出销售,保证了市场供应,库存数量也趋于合理,库存消化和市场稳定实现了有效统一。
棉花加工资格取消
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务院决定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文件。6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发布消息,全面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
实现棉花加工市场有序竞争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对于搞活棉花流通,淘汰一批规模小、设备差的棉花加工企业,实现棉花加工业的升级换代,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如今,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试点推出后,内地棉区植棉面积锐减,大企业面临收购成本高,竞争力降低的窘迫局面。此时低成本的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甚至在一些村镇成为籽棉收购的主力军,但随着棉花市场的变化,管理方式也需要转变。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许可取消后,新疆自治区发改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消防总局联合制定了《加强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要求企业必须符合硬性技术条件,才有资格从事棉花加工。发改委、质检、工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棉花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棉花加工标准及技术规范,鼓励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推动大包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和继续完善棉花公证检验制度。
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的全面取消,有利于实现棉花加工市场的有序竞争,可以让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进来。但这并非意味着简单的取消审批,而是采取更为管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推进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建立与棉花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棉花流通体制。
纱线展亮点不断
3月15日~17日,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10月11日~13日,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创意花式纱需求量不断提升
作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已成为全球纤维、纱线新品展示和商贸洽谈的重要平台。同时,企业也把纱线展作为一个拓展客户的优秀平台,参展企业的产品通过纱线展可以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宣传,企业的形象和影响力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不少企业表示,参加纱线展除了展现自己的产品外,更多的是想与老客户沟通,了解同行的发展水平,从中发现行业变化趋势。
2017年秋冬纱线展览会现场。
2017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新增加了创意花式纱展区和“互联网+”电商展区。“互联网+”概念的出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为传统纺纱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搭建展商和观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展会主办方在展会期间推出了诸多促进上下游沟通的活动:“新新纱线”推广活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纺织材料创新论坛”等。
在2017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上,“品质毛纱区”和“绿色麻纱区”是在4大常规展区的基础上全新塑造的两大专业展区,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纱线市场上毛纱和麻纱需求增长的趋势。展会上纱线企业展出的新产品更加兼顾环保性与时尚性,力争发挥出纱线作为纺织产业之源的独特魅力。专业的商贸配对服务,进一步打通了上下游链接,为采购双方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采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