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的出现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了,但是有些安全隐患却也是不容忽视的。今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拧紧移动支付的“安全阀”》文章,表示移动支付作为一种创新,在便利、效率之外,还应注重“安全”:“有安全保障的创新才有生命力。”
报道认为,一些移动支付方式看似快捷,但用户若处理不慎,就可能掉进安全陷阱。
文中引用了今年5月广东市民黄某的一次经历。当时黄某通过微信给自己表妹转账,却因一时疏忽,错将钱转给了微信昵称与其表妹相同的一个“好友”。待黄某发现问题并与对方交涉要求还款时却被对方拉黑。由于种种原因,微信客服表示只能由用户与对方协商解决;而公安机关也表示由于无法提供“对方真实姓名和账户信息”,无法立案。最后经过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后,这位“好友”才最终将钱退给了黄某。
由此人民日报在文中表示,无现金支付社会已经悄然到来,移动支付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但是,倘若用户一不小心“黄油手”了、“失手点错”了、“手滑输错”了,支付平台应当有足够的手段帮助用户纠正失误、挽回损失。保证用户财产安全是支付机构的义务。
报道以微信支付为例,表示相较于成熟的银行卡支付,微信支付在转账对方实名确认、账号认证、延迟到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风险管控。 为此,人民日报举出了一些例子,表示可以在转账前设置强制认证环节,不认证者不能进入下一个操作界面;在转账页面设置延时到账选项,时间长短可在2—4小时不等,一旦发现错误,转账方可申请撤回。人民日报还建议,保险机构亦可尝试推出转账险等新险种,在用户遭遇意外的时候,可适当作出补偿给用户“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