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那么变色玻璃呢?变色玻璃有什么特点呢?玻璃由于具备透光性与反射性,而且容易上色,经常被运用于对光照与色彩有一定要求的场合,例如光学仪器与各种艺术装饰之中。
现代技术给玻璃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使玻璃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将简单介绍变色玻璃的用途与原理,说明其特点。
一、变色玻璃的用途及原理
变色玻璃通常指的是光致变色玻璃。
这种玻璃的变色原理是:
在玻璃熔制过程中加入了卤化银,比如碘化银.碘化银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其在光线照射下会分解成碘和银;银单质不透明,其分布在玻璃中会形成均匀阻挡光线的现象,使得玻璃看上去发黑,变成灰色玻璃甚至黑色玻璃.光线较暗的时候,碘和银又会重新结合成碘化银,呈现无色透明状态。
利用这一特点,在光照较强的地方用于外窗,白天玻璃发黑,能有效阻挡进入室内的光强度,形同有了一道遮光窗帘;晚上或阴天,玻璃呈现无色状态,恢复正常的采光。
由于成本较高,这种玻璃在建筑上使用不多,使用较多的是变色太阳眼镜。
二、变色玻璃的特点
在适当波长光的辐照下改变其颜色,而移去光源时则恢复其原来颜色的玻璃.又称光致变色玻璃或光色玻璃.变色玻璃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光色材料制成。此材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电子结构状态,在可见光区有两种不同的吸收系数,在光的作用下,可从一种结构转变到另一种结构,导致颜色的可逆变化,常见的含卤化银变色玻璃,是在钠铝硼酸盐玻璃中加入少量卤化银(AgX)作感光剂,再加入微量铜、镉离子作增感剂,熔制成玻璃后,经适当温度热处理,使卤化银聚成微粒状而制得.当它受紫外线或可见光短波照射时,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若干银原子聚集成胶体而使玻璃显色;光照停止后,在热辐射或长波光(红光或红外)照射下,银原子变成银离子而退色.卤化银变色玻璃的特点是不容易疲劳,经历30万次以上明暗变化后,依然不失效,是制作变色眼镜常用的材料.变色玻璃还可用于信息存储与显示、图像转换、光强控制和调节等方面。
含有溴化银(或氯化银)和微量氧化铜的玻璃是一种变色玻璃.当受到太阳光或紫外线的照射时,其中的溴化银发生分解,产生银原子( AgBr==Ag+Br ).银原子能吸引可见光,当银原子聚集到一定数量是,射在玻璃上的光大部分被吸收,原来无色透明的玻璃这时就会变成灰黑色.当把变色后的玻璃放到暗处时,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银原子和溴原子又会结合成溴化银( Ag+Br==AgBr ),因为银离子不吸收可见光,于是,玻璃又会变成无色透明.这就是变色玻璃变色的基本原理。
用变色玻璃制作窗玻璃,可使烈日下透过的光线变得柔和且有阴凉之感.变色玻璃也可用于制作太阳镜片。
三、有关概念
3.1 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3.2 变色
变色,通常指的是物体颜色经过物理或者化学的反应发生改变,也有指人的脸色变化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化。
3.3 氯化银
氯化银(Silver chloride)是银的氯化物,化学式AgCl,白色粉末,见光变紫并逐渐变黑。25℃时水中溶解度为1.93mg/L,盐酸能增加其在水中溶解度,溶于氰化钠、硫代硫酸钠、硝酸汞溶液。不溶于乙醇和稀盐酸。其天然矿物称为角银矿,亦可由可溶的银化合物如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