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零售业收购拉开帷幕 苏宁收购万达百货

行业分类:经济金融 发布时间:2019-02-12 16:26

前有京东买酒店,后有苏宁买百货——2019年,零售业在几十个亿的收购中,拉开帷幕。与刘强东买酒店单纯做办公室不同,张近东的此番收购颇具意义,这是其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至少不要让人们再有“苏宁卖电器”的烙印。

业内人士分析,这算是一起两全的收购案:

对于苏宁易购而言,张近东一直希望通过全业态来完成蜕变,而37家百货门店恰巧补充了苏宁业态的完整度,同时百货是线下最佳的流量入口,相当于买来了线下流量与资源;

对于王健林来说,当初复杂的业务形态是为广场拉动客流,作为广场的主力店快速扩张,而如今的百货业绩惨淡,实属“鸡肋”,出售必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人各取所需,长达四年的合作,开花结果。

曾并称四大支柱

今天清晨,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对外宣布,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化购物体验。

遗憾的是,他未对外披露交易金额,只称“收购万达百货是在2019年布局全场景零售的重要落子,此举有助于苏宁易购锁定优质线下场景资源,进一步推进商品供应链变革,同时为上市公司带来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百货创立于2007年,隶属于万达商管,曾与万达广场协同布局全国百货。2013年为鼎盛时期,万达百货曾考虑过以约82亿元收购银泰,但后来被搁置。彼时,万达百货已扩张至百余家,与地产、文化产业以及酒店一同,并称万达的四大产业支柱。

百货遭遇“滑铁卢”

在去年3月,万达百货被传出“易主”。有消息称,王健林欲将万达百货打包售给银泰百货,双方随即否认,但万达百货业绩不佳已成事实。

其实早在2014年,货品千篇一律的百货业态便遭遇“滑铁卢”,万达百货也未能幸免。

2015年初,关闭10家百货的消息不胫而走。同年7月,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要关掉国内一半的百货门店”。于是,46家店同步关闭的消息诸见报端。

目前能够公开的数据中,只有2015年万达百货的年销售额,金额为230亿元,此后万达再未公布该品牌的年度业绩。

业内普遍认为,在电商的冲击之下,成本高的百货必然陷入困境,消费者更加重视购物的体验感和便利性,正因如此,大型购物中心和便利店成为购物和休闲的聚集地。面积固定、租赁期限、改造瓶颈等硬伤则让百货业难以转型,客源流失严重。此外,联营扣点和定价权更让百货业失去了价格优势。

更重要的是,与万达广场高额的租金相比,百货的利润不值一提。

所以,当时万达给予的策略是,对百货业持谨慎开店态度,甚至可以说基本不再开店。

如何打造新竞争力?

在与张近东多次协商后,王健林将37家百货门店卖给了苏宁。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王健林而言,与万达广场的盈利相比,连年亏损的百货算是“鸡肋”,此情形下百货的售价也不会太高,理应尽早脱手。

而对于张近东来说,百货的门店补充了业态的完整度,目前苏宁已经拥有苏宁易购,苏宁置业,苏宁体育,苏宁投资,苏宁金融。新业态还包括孵化出的“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小店”、“苏宁零售云”等。

同时,巨头们都在极力扩张线下渠道资源,而会员数量超400万人的万达百货,无疑是最佳的线下流量入口,苏宁相当于花钱买来了线下流量与资源。

未来的问题在于,苏宁是否可以打造出全新的百货核心竞争力?

毕竟,百货业已是黄昏产业,衰退显然不是个短期现象,苏宁真的有“让百货焕发第二春”的灵丹妙药吗?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