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给制造业创造了转型升级的基础,因此成为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进入中速增长期,并迎来重要拐点。
人力成本上升和机器人投资回收期缩短驱动机器人使用密度持续提升,带来成长性,决定机器人中期的市场空间;汽车、3C是机器人两大下游,其终端销量及固定资产投资向机器人需求传导带来周期性,决定机器人短期的市场波动。
汽车和3C销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是1年期先行指标,日本对华出口是半年期先行指标,中国机器人当月产量是月度指标。新能源、5G等新兴产业投资带动,食饮、医药等传统制造业降本增效,是两大需求驱动因素。
国产进口替代是长期逻辑,不同产业链环节进程有快慢,系统集成环节已实现逆袭。中国已初步具备全产业链替代的实力,但不同环节替代进程有快慢。基于工程师红利和本土化优势已经实现逆袭,但商业模式的限制长期来看无法出现具有统治地位的巨头,选好下游细分领域是关键。
另外,硬件技术趋于成熟,国产加速追赶,通过掌握运动控制技术提升附加值和走差异化路线是被验证的正确方向;核心零部件最后,技术含量高、向上突破难度大,但一旦突破可以享受长时间技术红利。
目前,市场已进入集中度提升阶段。产业高速发展后回落调整,国产领先企业优势扩大,竞争格局逐渐清晰,龙头将强者恒强。国产模式百花齐放,寻找有核心运动控制技术优势的本体龙头和选对细分下游的系统集成龙头。